等待处理…

杨虎城将军之死

2023年08月12日

一九四九年一月,蒋介石的上百厅大军,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殳中被消灭了;全国人民反蒋浪潮不断高涨;反动派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愈演愈烈。

蒋介石为了缓和局势,宣布自己“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实际上自己却是“退而不让”,仍然控制着国民党中央的决策权。李宗仁上台后。为了笼络人心,以显“政德”,宣布释放政治犯,还特别下命令立即释放张学良、杨虎城将军。

《中央日报》刊登了这一消息。举国上下尽人皆知,亲朋好友奔走相告,为张,杨两位将军即将释放而庆幸、高兴。

这天,杨将军吃过早饭象往常那样等待着特务把报纸送来。可直到中午,仍然没有见到报纸。

下午,他亲自找到特务队去要报纸。见几个特务正在交头接耳,见他来了,特务们忙停止议论。他冲着当时的特务队长龚国彦说:“今天的报纸怎么没给我呀?”

特务队长皮笑肉不笑地告诉他;报纸还没送来。杨将军一向讨厌见到这些特务,只说了声:“报纸来了,就赶快给我!”便转身走了。

几天之后,别的报纸都按时送到了,唯独那天的报纸一直没有看到。他知道,当时的战局天天在变,三大战役的失败,蒋介石的引退,李宗仁代理总统,情况定会有新的变化。他联想到那天特务们交头接耳的情景和几天来特务们对他稍微和气的表情,就觉得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于是他找到龚国彦。非要那天的报纸不可。

龚国彦不得已只好把那天的报纸送来了。

杨将军拿到报纸,一眼就看到了李宗仁下的释放他和张将军的命令。他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一声,说: “总算盼到了今天!”

他哪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李宗仁“代而无权”,蒋介石是“退而不让”。尽管李宗仁以代总统的名义下了命令,但蒋介石不点头,任何人的命令也等于零,根本没有人执行。

李宗仁一看命令不能兑现,便直接打电报给重庆市长杨森,要他释放杨将军。杨森回答说:“毛人风不在重庆,我不知杨将军被关在哪里呀!”

为了欺骗民众,当时的重庆报还登了这样一条新闻:“毛人凤在哪里?”内,容大致是说:据杨市长谈,因为找不到主管保密局的毛人风,也不知杨虎城关在哪里,所以无法执行代总统的命令。其实,杨森非常清楚杨将军被押之处。

之后,杨森怕事久有变,无法向蒋介石交代,有意把杨将军暂迁别处。他坐上汽车亲自找到周养浩,把这一建议告诉了他,周立即打长途电话给毛人凤,转告了杨森的意见。毛人凤取得蒋介石的同意,决定把杨将军迁押贵阳。

几天来,杨将军的心情特别兴奋,他把一切都准备停当,只等着被释放了。这天,突然听到特务队长说要把他迁移到贵阳,这消息如晴天一声霹雳,顿时他脸气得通红,怒不可地遏地把桌子一拍,对着龚国彦嚷道:

“代总统有命令放我,为什么你们还要将我继续囚禁?我不走,要死就死在这里!”

龚国彦为了完成使命,只好央求杨将军,但任凭他好说歹说,杨将军就是不走。

十二年来,杨将军恨透了军统特务,但对周养浩却有点好感。在息烽监狱被囚禁时,当时的周养浩是监狱的主任。他经常去看杨蒋军,陪他喝酒、打麻将消磨时间,而且待他态度一向友好。

龚国彦见劝说无效,只好请周养浩亲自出马。周养浩装出不知道杨将军要被押往贵阳之事的样子,一进门便拱手向杨将军贺喜。

杨将军满面愁容地对他说:

“代总统的命令顶个屁,他们又要把我押往贵阳。”

“哦,真有这等事?我如今在公产管理组工作,不了解这里边的事。我去问问怎么回事。”周到了特务队,伏在龚国彦的耳边悄悄地说了几句。

不一会儿,特务们就在杨将军的屋内摆好了酒菜。周养浩随着也走了进来,笑着说:“来,我们边吃边谈。”

席间,周养浩和颜细语地说:“情况弄明白了。因为代总统与委座向来不和,毛局长担心,如果按代总统的意思释放你,怕委座脸上不好看。他想过了这一阵子,劝说委座亲自下令释放你,这对你将来也会好一些。否则他也不好办。依我看老兄不妨再忍耐一下,到贵阳暂避一时也好,这样对各方面都有利。”

听了周养浩的话,杨将军深思良久。他觉得这话也有理。毛人凤是蒋介石的忠实走狗,没有蒋介石的命令,他是决不会释放他的。他想,若得不到释放,那什么事也谈不上。只要释放了自己,走什么路,那就由不得蒋介石了。想到这儿,他决定先“顺从”特务以赢得释放的机会。于是他端起酒杯,猛地把酒喝下去,然后把酒杯一放,说:

“好!我听你的!”

于是杨将军又被押到了贵阳麒麟洞看守所。原中美合作所所长张鹄接替了龚国彦的职务。李宗仁代总统的命令便成了一纸空文。

几个月以后,周养浩又来到了贵阳。他比以往显得更加热情、亲切。他对杨将军说:

“这下可好了,委座到了重庆,要见见你,可能要送你去台湾,到那里就释放你。”

杨将军多次受骗,不相信在全国即将解放之际,蒋介石还要会见他。他不相信地摇摇头,一言不发。周养浩仍打着哈哈说:“老兄,这次可是真的啊!”他每天都陪杨将军上街,逛公园,探朋友,令他开心,又一次骗得了杨将军的信任。

九月六月,杨将军终于答应了和周养浩一起回重庆。

这天中午,杨将军一行乘坐的三辆汽车到达四川和贵州交界的松坎。在那里吃午饭。饭后,周养浩看看表,对杨将军说:

“坐了这么久的车,你们也辛苦了,反正快到重庆了,在这里睡睡午觉,休息休息吧,不要累坏了。”

杨将军也确实累了,他感激地点点头。

其实,这时候周养浩正在把杨将军引向死路。

八月间,蒋介石从台湾飞到四川,想利用西南的险要地形再与共产党较量一番。蒋介石在这作垂死挣扎的时候,一再对毛人凤说:“今天之失败,是由于过去杀人太少,把一些反对我们的人保留下来。这对我们太不利了!”

一天,毛人凤在蒋介石下榻的地方向他请示:“杨虎城如何处理?”他眼睛一脒,面色阴沉地把手一挥,说:

“杀掉,留他做什么!”

毛人凤毕恭毕敬地说了声“是”,转身就往外走。蒋介石叫住他说:“注意!要押回重庆,秘密进行。”

毛人风奉命后,立即召集保密局西南区区长徐远举,白公馆看守所长陆景清和周养浩等人,仔细研究了秘密杀害杨将军的行动方案,并派周养浩去贵阳骗杨将军来重庆。

按特务们的预定计划,杨将军一行人应该是天黑以后到达重庆。在他们从贵阳动身之前,周养浩就偷偷打电话通知重庆方面作准备。到松坎时,周养浩见天色尚早,故意让杨将军先休息一下,借以拖延时间。

下午四点左右,他们才从松坎出发,这次,周养浩坐的小汽车跑得飞快,把另外两辆汽车远远地甩在后面。天刚黑,周养浩的车子就到了重庆海棠溪渡口。

一个特务拦住了车,鬼鬼祟祟地递给周养浩一封信。信是毛人凤亲笔写的,其中写道:

“轮渡已准备好,过江后就回家去,等待消息,一切都安排要当。”

晚上十点多钟,杨将军的汽车也过了江,在特务队长张鹄的指引下,向小歌乐山的松林坡急驶而去。十—点多钟便来到了松林坡下,停在写着“戴公祠”三个大字的铁栅栏门外。听到汽车声,两个特务立即把铁栏大门打开,汽车直驰进院内。停在一个石台阶前。

杨将军父子走下汽车。不由自主地向四周看了看。周围黑洞洞的,左边是汽车间,右边有一台阶约一米多宽。顺着松林坡的山势向上延伸。台阶两边的松树林,在夜幕中就象两座拨地而起的小山。只有远处的山头和“戴公祠”大门口有几束昏黄的电灯光。

杨将军疑惑地看了一眼从驾驶室里钻出来的张鹄。张鹄若无其事地说:

“准备在这里住两天,等侯蒋总裁接见,同时等待去台湾的飞机。”说完他就打着手电,引着杨将军顺台阶往上走去。杨拯中双手捧着他母亲的骨灰盒,紧紧地跟在后面。

“戴公祠”正房在汽车房的右上方。人字形的水泥台阶约有三百多级,直通到正房庭院的大门口。大门两旁高大的院墙,向两边延伸,隐没在山坡的松树林中。

张鹄领着杨将军父子刚走到庭院门口,两个特务从院内迎了出来,客气地把他们迎上正房的走廊,让进正厅。

正厅正面靠墙的地方,摆着一张八仙桌,上面供着戴笠的灵牌。正厅两边各有一个卧室。一个特务引着杨将军向一个卧室走去,另一个叫杨进兴的特务,拦住跟在后面的杨拯中,指指另一边的卧室说:

“公子请在这间卧室休息。”

这时,走到另一间卧室的杨将军,听到儿子的惨叫声,知道事情不好,急忙转身去看。就在这一瞬间,跟在他后面的特务,猛地把刀刺进了杨将军的腹部,他瞪着眼睛,无比愤怒地用一只手指着特务,特务吓得倒退了两步。杨将军一只手捂着鲜血直流的伤口,踉踉跄跄地向儿子惨叫的方向走了几步,便也倒了下去,壮烈牺牲了。

做贼心虚的特务,为了掩盖他们的暴行,把镪水倒在杨将军父子的面上,毁坏他们的面容,偷偷地把他们埋在“戴公祠”的花坛里。妄图毁尸灭迹。

巴山蜀水,森林大地,都默默地低下了头,深深哀悼这位因坚持爱国民主立场而牺牲的千古功臣。一九四九年十一月,解放的炮声终于驱散了黑暗,迎来了光明。在举国上下欢庆全国解放的时刻,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历史功臣,很快找到了杨虎城等人的遗体,并在延安、重庆等地隆重举行了追悼大会,深切怀念这位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全国抗战的民族英雄。

一九五〇年一月十六月下午,嘉陵江畔磨儿石码头显得分外庄严、肃穆。烈土的忠骸移上了摆满洁自花圈的“庆华号”客轮,离开重庆,一前往西安南郊韦曲少陵墓地安葬。

杨虎城将荤壮烈地牺牲了。他的英名彪炳史册,千古不朽。正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唁电中所说的那样:“杨虎城将军因坚持爱国民主立场而牺牲,这个牺牲是光荣的。杨将军的英名将为全国人民永远纪念。” 

(摘自《纵横》一九八四年第三期。旿矛文,本报转载时有删节 题头字薛瑜阳)

上篇:没有了
下篇:杨虎城诗二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7/12/1987121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7-12/12/04951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