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劳模大会上,我认识了她。她叫蒋光荣,35岁,是西安环卫局道路保洁处公卫队的副队长。她那“特殊”的公卫队,她那“万元户”的家庭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采访了她。
蒋师傅个头不高,清秀的面庞上一双大眼炯炯有神,说话时嗓门很亮,显然是个豁达开朗的人。
前年,她的丈夫在农村办预制厂,两年来获利3万余元。今年又开始跑汽车运输,收入更为可观。这时,周围有人劝她说:“你干了那么多年清洁工现在家里有钱了,也该回去享享清福啦!”蒋师傅却说:“我不能回家坐享其成,我要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采访中,她还深情地对我们说:“干了七八年清洁工,我还真对它产生了感情。每天清晨,看到自己亲手擦洗的果皮箱在朝阳照射下起明发亮,色泽鲜艳,活象一个刚刚打扮好的小姑娘,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在女同志中,蒋师傅是第一个报名要求洗痰盂和果皮箱的。这个工作不如扫地,因为痰盂里各种病菌都有,弄不好会传染上疾病。但她却说:“无论什么工作,总得有人干。”果皮箱里不仅有果皮纸屑,常常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如钱包、工作证、会员证、驾驶证、户口簿、票据等。这些东西多半是小偷为了销赃丢进去的,也有人们无意失落后被当作垃圾扔进去的。每当蒋师傅拾到这些东西,总是不辞辛苦,千方百计去寻找失主,找不到失主的就送到拾物招领所。几年来,她拾到的东西有300多件,受到了市公安局的表彰。
蒋师傅所在的公卫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组。在这个共有27名职工的集体中,有弱智人,还有精神病患者。这常常给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为此,她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对症下药,做到“三勤”一一嘴勤、手勤、腿勤。有一次,班里有位弱智同志的家属生病住院,女儿无人照料。蒋师傅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管吃管住管学习,直到两个月后病人出院为止。这位同志感动得逢人便说:“光荣把我的孩子和她的孩子一样看待。”去年,这个特殊的集体被评为市“双文明”建设的先进班组。
采访结束了,当我们向蒋师傅表示祝贺时,她风趣地说:“我的名字没有起好。既然叫‘光荣’,就应该好好干,‘名副其实’嘛!”说得我们都笑了起来。(穆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