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何谓“阳历”

2023年08月14日

贾培熙

现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阳历,创始于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在它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公元前46年,赫赫有名的罗马统帅儒略·恺撤,采纳天文家沙锡齐尼的建议,废除了罗马使用了很久的阴历——《努马历》,订定了阳历——《儒略历》。按该历法,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5天;历年中的平年为365日;4年1闰,闰年366日。规定一年分为12个月,单月为大月,31天;双月为小月,30天,唯独2月平年29日,闰年30日。《儒略历》于公元8年正式使用后,恺撤的养子、无冕君主屋大维对之进行了小的调整:把9和11两单月改为小月;把10和12两双月改为大月,并从2月里减去一日,加在8月。因为屋大维执掌政权时,作为政权机关的元老院奉其以“奥古斯都”,意为至尊、神圣,而奥古斯都在拉丁语中,乃是8月的读法,故8月西方称之为奥古斯都月。《儒略历》比回归年——太阳视圆面中心相继两次过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估高11分14秒,日久天长,积累到公元1582年,误差已近13天。鉴于这种情况,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成立了“日历改革委员会”,对使用了近16个世纪的《儒略历》加以修改。决定公元1582年的10月5日为15日。为了避免累积发生误差,将置闰的法则,改以公元纪年为标准。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是大月,每月31天;2、4、8、9、11月是小月,除2月为28天外,其余均为30天。规定凡遇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闰年的2月增加一天。逢百之年,则只有能被400除尽者才是闰年。格列高利十三世修订后的阳历,后来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因此人们称其为《公历》。

公元纪年,始行于公元6世纪。它以基督教信奉的“救世主”耶稣的诞生之岁为元年(有的材料称,耶稣当年,其实已是个8龄之童),也就是我国西汉的平帝刘衍皇袍加身的元始元年。“公元”在拉丁文中,意为“主的生日”。

我国过去,长期采用名为阴历,其实是远比阴历优越的阴阳历。直到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公历。而采用公元纪年,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建立时的事了。

上篇:没有了
下篇:良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01/09/04999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