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堡
栾树是台湾的乡土树种,又名“苦芩江”、“苦栋舅”、“拔仔鸡油”,是全世界仅存的六种栾树之一。台湾栾树喜阳光,耐干旱,发育快,成活率高,尤其具备抗风害机能,即使是台风过境,也难使它折枝或倒曳。它大多生长在低海拔山区,被种植在城乡园地以及公路两侧,台湾同胞称它为世界级优异花木。每年九至十月,栾树开黄花,彩蝶纷拥沓来,鸟类啾啾穿梭其间,缤纷溢彩,热闹非凡;十至十一月,树上结出累累透红硕果,宛如三棱镜,殷红丛丛,鲜艳夺目。从串串黄花结成硕硕红果,为翠绿山野,公路两侧,城乡庭院,染上层层绚丽的色彩。栾树的树冠颜色极富变化,它的黄花红果还被人们误认为是黄花变红花呢,不愧是植物界中一大奇观。现在,栾树是台湾省宜兰县的“县花”,埔里镇的“镇花”,在台湾是不难寻觅其芳踪的。
台南五妃庙、开元寺后院的金丝竹,素有“竹影婆娑”和“金丝竹韵”的美誉,极负盛名。金丝竹以金黄竹竿间带有深绿纵纹而独具秀雅美色。竹子纤细俊毓,刚柔兼济,中空有节,古人盛赞它的高风亮节,美称其“全德君子”。台湾海拔一千七百米以下的山地,竹子比比皆是。而金丝竹尤以其婀娜轻盈的姿态,幽柔和谐的色泽,颇具观赏价值。古人以“丝竹”作为乐器的代称,而金丝竹是制造“竹韵”的主要材料,又称“七弦竹”。
竹树高大修直,或风雅万种,或色纹天成;或飘逸茂密,或老尔弥坚,或姿态优雅,……在现存的八十九种竹类中,金丝竹弥足珍贵。金丝竹的幼竹,移栽盆赏,情趣盎然,别有一番雅竹风味和迷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