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摔跤名将杨长岭在六运会古典跤57公斤级比赛中,力战群雄,为我省夺得可贵的一枚金牌后,他的名字迅即传遍三秦大地。人们希望了解杨长岭,更想知道是谁培养了一代跤王。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叩响了我省国际跤主教练陈建虎的房门。
谈起刚刚结束的羊城之战,陈教练感慨地说,“这枚金牌得的确实不容易。杨长岭的实力,赢得冠军不成问题。但由于在决赛的前天晚上,他连克两名河北选手,体力消耗很大,赛后瘫坐在椅子上,这是过去很少出现的。再加上他这次赛前腿部有伤,所以决赛前心理负担很重。我考虑再三,直至决赛前三个小时才约他谈话,我对他说:‘拼的时候到了,这次要改变战术。对手十分了解你,为这一仗已做了充分准备,求胜心切。我估计你一旦放弃拿手的远距离打而和他贴着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乱他的部署,很可能引起他的急燥情绪。然后再伺机猛攻得分。’决赛中长岭这样做了,一切如赛前所料。长岭就是这样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夺得这枚金牌。”
今年48岁的陈教练,于1963年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曾是我国跤坛的一员名将。“文革”的一场飓风,几乎毁了他挚爱的事业。在那些困难的年月里,他做过工,当过教师,也坐过办公室。1983年11月,我省摔跤队正式成立后,他才得重操旧业,担任了我省国际跤的主教练。他肯于钻研,比赛经验丰富,干工作又有股拼劲,在他的带领下,我省国际跤队从弱到强,现已成为我国跤坛上的一支劲旅。由于陈教练出色的工作,最近他已被聘为国家队教练。
当我问及陈教练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时,他沉吟了一会儿,说:“1983年我担任主教练之始,曾立下誓言:第一步,要尽快使我省国际跤队跻身于全国强队之列;第二步,要早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现在回过头来看,我队在国内似乎可以说是强队了。但级别不全,特别缺少大级别的运动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课题,三年多来,我队先后有17人参加了国际比赛,也奏了国歌,升了国旗,可以说走向了世界,但距称雄世界跤坛差得还远。”
陈教练是忙人,我不能过多打扰他。握别之时,我衷心祝他更上一层楼。(李新民)
本栏编辑 王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