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坚
或翻阅报纸,或漫步街头,或端坐电视机前,各类印刷广告、广告厨窗、广告小品铺天盖地,它为人们的生产、交换,展开竞争等活动提供了信息,无疑一大美事。然而欣喜之余,笔者也不无遗憾。广而告之的,何以单单偏爱物质产品,而为精神产品所做的宣传却寥寥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关心衣食住行用的同时,对精神产品的需要量也大大增长。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如今在宣传方面,人们对物质需要的宣传程度,似有过之,而对精神产品的介绍却顾及甚少。一本新书问世,宣传介绍太少,买书难,卖书亦难;一部新电影上映,贴一张海报完事,一年上映几百部新片,让人们看哪部好呢?等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信息的价值,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重物质产品的宣传介绍,忽视精神产品的宣传介绍,总不免失之偏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真正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的双重需要,做为一种公开而广泛的向社会传递信息的宣传物——广告,是不是也应该多为精神产品效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