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婆婆”太多和不正之风使企业办事难于上青天

三原县淀粉厂为引进生产线历尽坎坷仍遭搁浅

2023年08月14日

本报讯 三原县淀粉厂为了从国外引进一条玉米深加工生产线,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花费数十万元,跑坏了五条汽车轮胎,各种请示、报告、批复摞起来有一尺高,公章盖了130余枚,最终仍未办成。

这家淀粉厂是一个有280多名职工的乡镇企业。1986年初,该厂拟从国外引进一条淀粉生产线,省经委已批准立项,因国内资金难以落实,后又与香港金幸茂公司联系,拟用港方资金,购买美国道尔·奥利佛公司的淀粉综合加工生产线,可日处理玉米160吨,年消化玉米原料5.5万吨。根据合作意向,其深加工产品玉米胚芽油、纤维饲料等还可销往香港及国外市场。对于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虽然有关部门给予了支持,但厂方在具体办理过程中仍遇到很大阻力:一是“婆婆”多,环节多、从立项到签约,需经过三原县、咸阳市、陕西省直到国务院等上百个有关部门的点头认可,为此,淀粉厂专门固定了一辆面包车办理此事。一年半中,这辆新车的轮胎换了五条,跑路之多可想而知。其次是不正之风的无形关卡。据不完全统计,该厂在办理这件事上耗资近30万元,除了必要的差旅费外,有相当多的钱被用在“上贡”和“渗渠”上了。

本报记者 韩庚

本报通讯员 刘川龙

上篇:没有了
下篇:打破重叠机构 提高办事效率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03/05/0508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