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遐志
正月十五日夜,携女出游。众人皆放花炮,觉有所得,归来随录于下。
两响炮;模样着实欠洋,齐头齐脑,土红纸衣,脚跟带着乡间的泥土,浑身充满了“稼娃”气息,默默地蹴在地上。随着一声巨响,用尽全力同天上冲去,当冲击力消耗殆尽时,便在又一声巨响中结束了短暂的一生。来去得这样匆忙,没在人间留下什么光和彩,但却以如雷的震响,使那些昏昏然和熏熏然的心灵为之一震,又一震。
花篮炮:被挑在长长的竹竿头上,被长长的香火点燃。于是,它象旋风一般旋转起来,在旋转中,变成一只桃红色美丽的光圈。瞬间,它又转过了头,改变了旋转的方向,摇身变成一只柳绿色的光环,不管是桃红还是柳绿,无论是东转还是西旋,都能搏得人们的心欢。
地花炮:自知没有升天的本领,也没有一鸣惊人的才能,就心安理得地静蹲在地上,当希望的火星落入心田时,就把满腹的光彩毫无保留地喷发出来:似火花,象火树,如火丛。这冬夜的春花,使人亢奋,使人豪放,使人感到人世间的美,遗憾的是在人们意兴正浓之际它却消失了,难道美好的事物生命都不长吗?或许正因为它们生命短暂才显示出了价值?
钻天炮:矮矮的身子,却抱着一根比自己长许多倍的红色竹棍,这样,在百炮中就显得很有点不同,手捏着竹棍,将烟头往它屁股上一捺,它“吱”地一声尖叫,立即向天上钻去,挺引人注目,然而,没飞多高便栽了下来,是因为响亮的叫声消耗了过多的火药,影响了升腾,还是造弹人本来就没打算让它高升?
彩珠炮: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只一只光彩艳丽的小火球,划着半弧跃入空中。谁先谁后极有次序,头一个不将息,第二个决不出现。如此这般,不禁使人怀疑:这些可爱的小彩珠,是否也感染上封建等级观念?
小鞭炮;身小如芥,但深懂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不争上下,不计内外,用自己的心来联结他人的心,我挎着你的臂,你踩着我的肩,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旦争得献身机会,便用自已的身躯,为宇宙增添祥瑞的喜气。
葡萄花炮:谁也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花纸筒筒里,会隐藏着光的葡萄!当它被推举到一定的高度时,才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一串光灿灿的金葡萄!没有系住葡萄粒的枝蔓,令人惊异的是,在自由的天空里它们竟然不散不乱,始终保持着“串”的美形,直至消失而已,也许它们认为,整体的美,比个体的美,更美。
降落伞炮:黑暗里,它象一颗彤红彤红的小太阳,高高地升到天空,慢慢地飘,游游荡荡,飘飘然然,原来它的“得宠”,全凭那咫在暗中看不见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