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优秀教练员李战朝
夏坚德
随着李宝进两次刷新男子50公里竞走亚洲纪录,他的教练李战朝也顿时风云起来了。闪光灯,话筒、约稿信,一下子把它包围了,经历、展望、讲什么都行:可这位“倔”出名的黑脸教练,一句“对不起”,便生生硬硬地打发了所有采访者。结果,李宝进风风云云,家喻户晓,而李战朝,虽已出任了国家竞走队的教头,却仍是知之者甚少。
谁要创造,谁就必须有他的真理之梦和北斗星,必须有信念!必须把自己奉献给他的爱,今年五十岁的李战朝,也曾是个热血青年。十九岁从西安体院中专部毕业,进入省田径队练竞走,第一届全运会他10公里竞走拿了个第七。第二届全运会,年轻气盛的他夸下海口,要名列前茅,谁想,欲速不达,非但名次没拿上,连终点都没走到就倒下了,后来,一场文革送走了李战朝的青春年华,当生命之车载他驰入不惑之年的时候,他才忽然感到自己童年的好动,青年的奋斗、中年的积累,都是为了心中的那颗北斗——竞走。
1983年,机会来了,为了六运会陕西体育打翻身仗,省竞走队又成立了,李战朝走马上任立下军令状:一年出成绩,两年进入前三名,三年拿下冠军,四年在六运会上破全国纪录,五年走出亚洲。他说了,他也做了,五年后的今天,他欣慰地说:“我总算完成了任务。”岂止是完成了任务?!简直是超额了!83年底组建竞走队时,男、女队员清一色的无名小辈,而今9名队员,个个都是运动健将,还有4人跨入国际级健将行列,李战朝完全可以满足了。
“不,我的目标不是全国,不是亚洲,而是世界!过去只能看作是一个阶梯,并不是我最后的目标!”
“让中国人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李战朝心中的真理之梦和北斗星。他不愿懒惰,不愿等待,他拒绝记者,怕的是半路被名誉声望所累。
他深感自己年岁大,体力不支;他深感我国训练方法的落后与陈旧,他要集中精力,研究国外的最新信息。
他很忙,忙得过大年都泡在训练场上。
家,全部都扔给了爱人徐淑禾。大儿子上大学了,二儿子进业体校了,怎么上的?怎么进的?李战朝不太明白。他走了,去国家队执教了,留省竞走队员的训练任务也落在徐淑禾的肩上,他俩挺传统,不论是家事还是事业,均是夫唱妇随,有“争斗”,又挺和谐,令人羡慕。
李战朝的日程表实在是太拥挤了,他诚恳地希望我能转告我的同行们,不要生他的气,待他实现北斗之梦的时刻,让大家帮助他,写一个粗汉简简单单的一生。
李战朝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