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豪壮何必要骂娘

2023年08月14日

高时阔

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雷军长的甩帽“骂娘”被视为军人的豪放壮浪之举;上了电影,这位疾恶如仇的军人形象果然显得可爱。

也许是受雷军长“骂娘”的影响,如今一些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也跟着“骂”起“娘”(妈)来。前不久播放的电视连续剧《碧波里的星》中有一位徐志强教练,此人事业心极强,并且颇有点刚直不阿的男子汉脾性。也许由于他的经历多波折及人到中年仍是单身独处的缘故,平时脾气大得很,动不动就骂“他妈的”,甚至当着女运动员的面也不改口。有一次面对几位记者挑衅性的“采访”,徐教练更是气冲牛斗,“他妈的,他妈的”不绝于口,吓得几位记者狼狈而逃。

文艺作品中个别“李逵”式的人物偶尔“骂”几句“娘”,读者(观众)尚勉强可以接受。某些被称为“返朴归真”的“口语化”诗歌竟也以写入“他妈的”而引为时髦,这就叫人感到费解了。而当谈到诗的伟岸和诗格的伟岸时,一些人便抱怨“太他妈的令人头疼了”,无异于泼妇骂街。

生活中,骂人总是不文明的,动不动就“骂娘”(或骂妈)更是粗野、少教养的表现。鲁迅先生早年有名篇《论“他妈的”》戏称“他妈的”是不文明的“国骂”,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最先发明‘他妈的’的人物,确要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一个卑劣的天才。”将这种不文明的“卑劣”发明的“他妈的”原封不动地搬到文艺作品中来,并作为豪壮、高尚的象征加以肯定,实是对艺术的污染。

上篇:龙腾虎跃 亢奋狂放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03/19/05113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