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鹏
题记:岚皋县交通局副局长、岚皋库区公路改建工程指挥部副指挥胡仁兴,走马上任三年,凭实干精神,凭科学态度,凭一腔滚烫的热血,为人们谱写了一曲开拓者之歌。
比思虑更长的路
缠住了他的决心
在山一方——外延百万森林,内涵金、钒、铜、铁……却总也摘不掉“吃返销”的帽子!
在山一方——一条建于五十年代的四级公路,因设计误差,曲线大、坡度大、耗油多……却固执地盘旋了二十多年,直到一次伤亡惨重的车祸……
在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之间——胡仁兴燃起了一支思索的烟和一颗跃跃欲试的决心!
安康水电站,以八十万千瓦的魅力,向四周荡漾出透明而光灿的憧憬。
库区,以即将蓄满的蓝汪汪的现实,鼓动他的心帆……
一只有与时代的大潮同步,才是唯一的出路,才是摆脱贫困的捷径啊!
面对一无房,二无设备,三无充足人马的指挥部,面对勘测设计、移民搬迁以及赔偿普查等大量筹备工作,他,毅然迈开了步伐,肩起层山叠岭的翘盼。
从门外到门内只有一步但他并没有忽视这一步
从农村到部队。从部队到地方。从行政到交通。可谓人生田径的三级跳……
作为炮兵副营长,他懂得如何精确地发射……
作为副区长,他深悉农村季节和百姓的愿望;
作为公路建设副指挥,他需要懂得的却是他并不懂得的工程业务技术。
外行领导内行的历史应该早已过去!他懂得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最大的耻辱莫过于什么都不懂。
于是,他迈出了令工友们最信服的一步……
如果不是白天跟技术员一起深入工地勘测、记录,晚上自学绘图、计算……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工作的发言权、指挥权和监督权么?
在面临一次五千多方的大塌方时,如果不是他预测准确,能保住三台机械和几十个民工的生命安全么?
从门外到门内,或许,距离只有那么一步,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自觉迈入的啊!
认准了的事业炮都轰不回头
在“两班倒”的小憩行列里找不到他;
在大年三十的饭桌上找不到他;
在享受福利和奖金的花名册上找不到他(尽管同志们都说:要是凭贡献拿奖金,他应该拿几份才对)。
他拖着病体,拄着木棍奔波在工地上……
他沿途检查几个重点工程,被一哑炮推出五米远,打掉八颗牙,上唇补缝七针。在医院呆了八小时,带上药,就又悄悄离开医院返回工地……
那轰轰隆隆扣人心弦的炮声啊!
那永不更改的战士的本色啊!
难怪,在一次紧急任务中,他们硬将七天的工程量压缩在三天内完成了!
在共党员的立场上他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四十多个包工队,承包。验收。……要做手脚,是大有油水可捞的。社会上流行的不良风气告诉他:必须坚守原则,才能确保国家的资财不受损失。
他订了“缩减管理费,保证工程,不滥花国家一分钱”的原则;订了“一不吃请,二不受贿,三不徇私情”的原则;订了“一条路,一个单价,一个标准”的原则…
他断然回绝了凭空飞来的两块高级手表和三百元现金……
在验收一项工程时,他发现与合同标准不符,立即扣回七千元;对误算的一项桥梁工程,补发一千余元……
于是,三年来,仅库区工程一项,为国家节省资金一百四十多万元,库区改建路面全部达到国家三级标准。
于是——在共产党员的立场上,在先进模范的位置上,在领导和群众的心坎上,他,伟岸地站稳了脚跟!
路,在开拓中延伸
胡仁兴——这个农民的儿子,大巴山的儿子,在过去的岁月里,他苦于不能为改变岚皋的贫困面貌作一番有效的拚搏。今天,他终于如愿以偿了!
站在浸透心血的安岚公路上,站在改革的制高点上,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满载香菇、木耳、金、钒、铜,铁……的“东风”、“解放”直奔山外;看到地板条,折叠椅、精干麻……走南闯北,飘洋过海!
他看到:速度、效率、富庶、繁荣……正沿着这条闪光的路通向巴山深处!
——而这条宽广的大道啊,正以它顽强不屈的风姿,延伸在人们的心中!
(题图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