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出席全国首届残疾人代表会的山阳县印刷厂工人、聋哑人李建全载誉归来。他指着中央领导人赵紫阳、李先念、李鹏、乔石接见他们时的照片,高兴得合不拢嘴。
李建全两岁多时因病致成聋哑。从5岁开始,他在父母、兄长的帮助下,由《看图识字》学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1956年被《山阳报》录用为排字学徒工。从那以后,他刻苦钻研印刷技术,成为山阳县印刷厂独有的“多面手”技术员。
李建全为了适应印刷新要求,自学了国内外感光性树脂制版有关技术,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地研制出了“液体感光性树脂版”新工艺,改木刻版为“明胶染色考贝”,为印刷封面、商标、广告等图案性印刷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大大加快了制版速度。
山阳县印刷厂是个小厂子,条件简陋,设备陈旧,装订车间切角产品全是手工操作。光是信封、药袋的切角就需8次锤打,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李建全积极想办法,利用切纸机换下来的废刀片和一个废台钻支架。改制成手压切角机,使工效提高了两倍以上。他利用一台旧刨角刀的刀架,改成的“大门线”铡刀,提高工效20多倍。
1979年,厂里花3000多元从浙江购回一台四开自动输纸印刷机。由于输纸器喂纸不正常,浪费纸张,使这台机器长期“睡大觉”。李建全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细心观察,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症结。他只是给输纸器加了一个气量调节阀,便使这台长期闲置的设备正常运转。
李建全多年坚持自学,在技术革新中贡献突出,先后被厂里评为先进生产者,还被评为山阳县工业战线的生产标兵,全国盲聋职工文化学习先进分子,并荣获全国自学成才奖金。
(牛吉富 姬光前)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