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立
我国古代的兵器据说是黄帝时代的蚩尤发明的。《世本》上说:“蚩尤制五兵。其实,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2000年前,古人类便制出了弓箭,这便是山西省朔县峙峪村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石镞。到了秦代,兵器的种类更多了。秦始皇帝陵及它的陪葬坑秦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兵器就有十多种。这些兵器按它的用途和性质可以分为长兵器(戈、矛、戟、铍),短兵器(剑、弯刀),远射兵器(弓、驽),礼兵器(殳、钺)。这些兵器都是青铜制作的,有少量的是铁的,如秦陵的铁剑及剑铤铜镞。
剑,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宝剑。在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佩剑。所以秦兵马俑坑及秦陵目前只发现了17把青铜及一把铁剑。最长的剑有94厘米,短的也有81厘米。弯刀,也有人称作吴钩。它是头部弯曲的双面有刃的兵器,适于向外格杀和向内勾杀,长65厘米。铍,也叫锬,象短剑,装有长柄,约长3.8米。戈,头部弯曲,装有柄,可以勾杀和左右格杀。矛,是长兵器中常见的直刺兵器。戟,是矛头和戈头组织起来,装上长柄的兵器,既可以刺,也可以勾,长约3米。殳,据说蚩尤便发明了殳,战国时有各种形式的,秦俑坑中的殳,是一个圆筒状的头,顶部为三棱锥,最早用于刺杀和打击。在秦陵,集中发现于兵马俑的指挥部,用于仪仗。所谓“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经》)。钺,象大斧,它是权威的象征。弓,就是弓和箭,它们同时在一处出土。弓盛在弓弢(弓袋)里,箭在箭菔中。每菔有箭约100枝。弩,是由弓箭发展而来的。在弓上安装弩机,射程远,准确性强,杀伤力大。
这些兵器在兵马俑坑中的配备,大体是:前锋,左、右翼以弓、弩为主,坑内的主体部队则以戈、矛、剑、戟为主。这就是古代战争中要求的强弓在前,铁戈在后,长以卫短,短以救长的作战原则。另外,在制车马上还有铜盾,俑坑中应有盾,只是沒有发现罢了。
秦陵的兵器制作精良,工艺水平很高。第一,它有严格的标准,同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相似,一是系列化,二是互换性。整个兵器中同类兵器的部件可以互换,弓箭按系列可分为四种型号。第二,是加工精细。兵器表面经过锉磨,磨纹细密而且均匀。第三,防锈水平高。兵器上大多在表面有十微米厚的铬盐氧化物,可以防锈。所以虽埋在地下二千年,出土后依然锃亮无比。
秦陵出土的兵器,自己构成一个完整的古代兵器的系列,自成体系,它包括了秦和秦以前的所有兵器的类型。对了解古代兵器的形制,军事装备、兵器演变,具有重要价值。这些兵器制作精良。它的加工工艺和防锈技术在世界古代是领先的。在古代,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首先反映在军事上。秦陵的兵器,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