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受烈
一九二四年“南麒北马”在上海天蟾舞台合作演出;第一天的打泡戏是《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以往周信芳和马连良演此戏,均以“前鲁肃”一角见长,这回两位艺术家凑到一块了,角色该怎么派?周马两位都提出让对方来“前鲁肃”,反复推让的结果是周信芳演前鲁肃后关羽,马连良演孔明。当戏演至《华容道》孔明的戏已不重,按惯例马连良可以休息,由二路老生来顶这个角色,但这次马连良不同意替换,他要继续为周信芳配戏,独自把孔明演到底。当戏演到“挡曹”时,观众根据以往经验,认为曹操被放走,马上要散场了,便纷纷起身离座。不料周、马特地在这里加演“交令”,于是观众又兴奋地坐了下来。两位艺术家在台上一刚一柔,各显本派特色,分别将关羽的刚愎自用和孔明的潇洒自若的性格刻划得淋漓尽致,使本来的过场戏演热了,观众席上不时爆出彩声。
接着周,马同演《黄金台》马饰田单,周则为他配演田法章。周为了更好地为马配好戏,不仅在表演上力求精到,而且对田法章的服饰作了许多改革。
以后周、马两位艺术家还合演了《十道本》《一棒雪》等。时间长达两个月,每场戏不论谁主谁次,大家都抱着“一台无二戏”的精神,演得满台生辉,演戏空暇他俩还在一起切磋技艺,或去影院看电影。
1953年,由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等组成的赴朝慰问团可谓各角荟萃,面对这些名震中外,唱惯大轴戏的角儿如何安排演出节目的次序,这确是件棘手的事情。经过协商,结果是把梅兰芳的戏摆在大轴,程砚秋争唱开锣戏,中间二、三个剧目由周信芳和马连良轮换先后,真正做到相互关怀,真诚团结。
近期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视连续剧《伴心》这是描写京剧大师周信芳及其夫人裘丽琳坎坷一生的艺术经历,可歌可泣、情节动人,由此使人思绪万千、缅怀不已。
长镜头与蒙太奇相对,是指尺数和延续时间都较长的镜头。其魅力在于保持被摄体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看过《小兵张嘎》的观众,大概不会忘记其中的一个长镜头:伪装成汉奸模样的罗金保带着小嘎子回区小队部。只见他们走进院落(镜头中景跟拉),钻到葡萄架下(镜头跟移),然后拐弯走入小棚;罗金保挪开堵在门上的一捆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