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中旬,在西安市长乐中路办事处举办的全地区五好家庭先进个人讲演会上,一位瘦小朴实的年轻媳妇的发言引起了热烈的掌声。她叫安凤玲,今年28岁,是西北光学仪器厂的工人。
她在结婚前,就听说未来的婆婆很“历害”。果然刚一结婚,婆婆就给小安来了个“下马威”,提出要儿子儿媳每月交出50元的火食费和10元钱的养老费;等将来有了孙子,再交20元的抚养费。这些条件对当时都是二级工的月收入合八九十元的小两口来讲,真算苛刻了。可是小安却愉快地答应了。她说:“自己苦点没啥,老人高兴,家庭和睦比什么都好。”
再说刚结婚那阵,小安打算和丈夫在度蜜月时去北京旅游一下。公婆知道后,也要一起上北京。有的人对小安说:“你公婆真不懂理,你们去度蜜月,她跟着瞎掺和什么!”小安不这样想,她说:“一起去也好,只要老人高兴就行了。”一路上,小两口领着老人兴致勃勃地观赏了名胜古迹和异地风光。从北京返回后,公婆脸色红润,心情也开朗多了。以后逢年过节,小安总要带上老人逛公园游名胜,以此来让公婆欢心。
婆婆爱玩牌,有时打到兴头上就忘了时间,经常是小安回到家,还是冰锅冷灶。对此,小安不埋怨,总是手脚麻利地捅炉子、和面、洗菜,直到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子,才打发丈夫叫婆婆吃饭。婆婆担任家属楼的社会工作,小安见老人身体不好,就主动替她分担一部分工作。
去年婆婆患了急性胆囊炎住进医院,恰在这时,小安的丈夫又去外地工作。这样以来,工作与家务一齐向小安头上压下来。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得起床。接送孩子、上班、干家务,忙乎一天后,到晚上还要赶到医院护理婆婆到深夜。
真是人心换人心,小安终于换来婆婆的一片真情。婆婆上街见到漂亮的衣服,总要给媳妇买一件。打牌时,也尽量按时回家做饭。当小安生了一个女孩后,公婆更加关心体贴媳妇。家和万事兴,小安家、日子越过越甜美。1987年,小安和丈夫双双立功受奖,家庭也被评为“新型家庭”。
(张延荣 刘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