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陕西第二针织厂工会积极开发第三产业,三年多来赢利7万余元,为职工办了许多实事,也为劳动组合后的部分富余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做到了国家、工厂、个人三得利。
该厂有1600余名职工,1985年以前工会活动经费除过文艺体育费、宣传费、工会建设费外所剩无几,每逢开职代会、表彰会还需另打报告,请求行政给予拨款。
1985年,全国总工会提出,工会可以开办第三产业,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该厂工会主席认为这是变死水为活水的好机会。1985年3月在工厂行政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工会利用俱乐部的两间空房,办起了陕西二针工会加工厂,购买厂里原料生产晴纶、棉毛衫裤、汗衫背心等正品。出于价格合理、购买方便,十件八件也可批发,很快吸引了许多客户,青海、新疆、山西、河南的客商都知道茂陵二针有个工会加工厂,千里迢迢来进货,销售高峰期间,加工厂七、八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买货的人。
经过发展,加工厂现已有价值万佘元的固定资产,三年多来共为国家上交税款2.7万元,给工会提供经费一万多元。从1985年起,工会每年从加工厂赢利中提款为职工办年货,每逢岁末,二针厂的职工三三两两提着工会发放的年货,踏着瑞雪归家时,心头都暖洋洋的。
本报通讯员姚定斌
本报记者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