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廊
有人敲门。
这是冬天里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胡可为先生刚刚躺下;儿子胡步虚把门打开了。“胡大夫,我才打听到你咧!”来人急切地说,“快救救我爸!”
胡可为先生很快穿好了衣服。
“让我去,”胡步虚对父亲说
胡可为先生犹豫了一下,但他同意了。他用欣慰的目光看着儿子走出家门(几年后,胡可为先生在他去世前夕,就是用这种欣慰的目光送别儿子去江西九江参加一个中医学会议的)。
这是胡步虚第一次单独出诊。在刺骨的夜风中,他听着脚下车轮的扎扎声,心里涌上一股庄严神圣的使命感。患者病情危重。胡步虚镇静自若,他切脉、询问、察看,全然不象一个初出茅芦的新手,光那幅仪态,就使人感觉到了一个中医大夫的良好修养。处方开出来了。第二天,患者从肝昏迷中醒了过来。再吃药,患者能够进食了。不久,患者可以下地行走了。
胡步虚八、九岁时便留神父亲给人治病。暗暗立下誓愿:做一名医生,解除人间病痛。
中学时代一晃就过去了,胡步虚读熟了《百昧汤头歌诀》、《药性赋》和《用药传心录》。“知青”生活也匆匆流过了;不出工的日子,别人聚成堆聊天、骂娘、摔扑克牌,胡步虚则躲在生产队的一间空房子里读《本草纲目》、《金匮》和《伤寒论》,所以,他并没有感到那段岁月的漫长难熬。招工后,他利用工余时间一面通读各种药典,务使自己博闻强记,一面尝试着为人把脉治病。许多人的疾患消除了,他们开始称胡步虚为“大夫”。1981年至1985年,胡步虚在陕西省民革中山夜校中医部学习四年,后又投师于著名中医贾堃门下。1985年6月,西安市卫生局组织统考,胡步虚以名列雁塔区中医内科第一的成绩正式考取中医师证书。当时,他是西安公路学院基础部的工人。不久,胡步虚请求调到学院医院工作,医院领导重视人才,当即决定同意接收,并放手使用,工作上予以大力支持。
胡步虚擅治肝病。近十年来,他已治愈五百多肝病患者,其中包括乙型肝炎患者一百余人。他还曾起死回生救治过多例医院下了病危通知的病人。
胡步虚的名字慢慢传开了,患者纷纷上门求医,求医者遍及省内外。著名作家贾平凹也曾求医上门,并赠胡步虚一幅“技高一筹”的墨迹。
胡步虚对病人,不分穷富贵贱,有求必应。华县、长安、户县、铜川、茂陵,他都去过了。不断有来自北京、四川、江苏,河北、甘肃,新疆,深圳等地的信函,陈病问药,胡步虚根据病情一一将药给患者寄去。1987年8月,西安公路学院医院接到南京来电:请求胡步虚大夫出诊南京,胡步虚去了,半月后,病人家属来信称,病情已得到控制。继续服药,病情明显好转,肝肿块完全消失了。
胡步虚的生活节奏十分紧张。在极有限的、可供自己利用的时间里,他要为病人配制各种不同的药丸,要应诊可能随时上门求医的人,要整理临床卡片,要学习了解西医,要钻研经典医著,要干许多琐琐碎碎的家务,然而论文还是写出来了。
在浩瀚的中医之海,胡步虚已经扬起了自己的风帆。他师古而不泥古。他崇尚华佗、扁鹊,但同时也笃信西医文明和现代科学。
胡步虚现在是西安公路学院中医科的大夫,今年才三十三岁,作为中医大夫,也许他显得太年轻了,但是,患者相信他。摄影 巩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