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玻璃专家采购记

2023年08月15日

于少文

改革以来,物资供应又开始紧张起来。正当基建物资供应部门四处寻找玻璃货源的紧急当口,有信息传来:河北邯郸某地有玻璃,赶快派人前去订货!

派谁去呢?领导想到了“玻璃专家”——维修科工段长王振江。

邯郸某地。

接待他的人夹着铮亮的黑皮包,为他摆下了酒宴洗尘。老王一见那架式,就觉得非同寻常,酒也有点儿不对味儿。不出所料,酒过三巡,对方从皮包里取出一份合同和几块玻璃片“样品”,当场就要求签订合同。

“就凭你们这几块小玻璃片,不行,我得先看看货。”

“货和样品一样,就在这儿签吧。”

推来让去,老王执意不从。对方一看老王,虽然一身工人打扮,却不好对付。无奈,那几个人商量一阵,决计让老王看货。

王振江随着那几个人,骑着自行车,来到一家玻璃厂,转了一圈,其中一个指着立在那里的玻璃箱说:“这些都是我们的,够一万平方米,保证及时发货。”老王眼一瞟,心里就有了谱。这个玻璃厂与他们是什么关系?一没到厂部,二没去供销科,其中必有诈。老王应酬着说:“这玻璃太薄,不符合质量要求。”对方说:“保证够你三个毫米厚。”老王说:“顶多两点六,不信你量。”

有把握吗?

王振江早年干过玻璃工,练就一手硬功夫。但是那时并没有人授予他什么职称,“玻璃专家”也不是评定职称那阵子评的。熟悉老王的人都知道他会割玻璃。不管谁,修门安玻璃什么的总要找他,总是随叫随到。由于他技术高,热请周到,时间一长,人们就送他“玻璃专家”的称号。

当场,那人量来量去,不多不少,刚好两点六毫米。

出了玻璃厂,来到大路边。对方又请老王到附近农村一家去,继续商谈签订合同事宜。老王不想再和他们兜圈子了,坚定地说:“我虽然吃了你们的,但没醉,玻璃厂不是你们开的,玻璃也不是你们的!这合同我不能签!”

对方见事已经败露,便不加掩饰地说:“咱们在这儿把合同一签,五万块预付款汇到这儿,发货问题以后再商量嘛。这年头谁象你这么认真。”另一个说:“只要你把款汇来,保证给你好处。”

那些人想错了,老王曾给许多单位和个人割过玻璃,人家觉得过意不去,总想致以酬谢。可是老王都一一谢绝。他说:“改革确实给各方面带来了许多变化。但是千变万变,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帮人干点活就收礼,那成啥了。”如果有人非要送不可,他就说:“实在要送就送到维修科。”

老王一听还给“好处”,便一招手,飞身上了一辆开往邯郸市的卡车。他高高站在车上,对着地上那几个高声说:“就凭你们手里那几块玻璃片,还能骗人!甭哄我啦!”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修墙(幽默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8/6/1988061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06/14/05454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