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风
中国男子普遍爱穿中山装。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多数场合皆穿这种服式,显得庄重美观、大方。因此,中山装有中国“国服”之称。
中山装诞生于1923年,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首次设计、发明而得名。是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有心创造一种经济实用又具有中国人穿着特点的新服式。大元帅府从事黄隆生早年当过裁缝,精于服装裁剪和缝制,于是,孙中山请他帮助规划设计。他们经过反复讨论和比较,最后决定选择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为基础,吸收西装的长处,加以改造创新,推出一种新服式。上衣,在“企领文装”的企领上加道翻领,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原来的三个暗兜改为四个外露的衣袋,两大两小,上加软盖,钉钮扣,这样的衣袋可随手装进书本、笔记簿、钢笔等学习和工作用品,而且不易丢失。裤子,前边开缝,用暗钮;左右各置一个暗兜,便于插手和装物;裤腰前边右侧缝一小袋,用以装表;右后臀部缝一大袋,加软盖,专门装钱夹。
他们精心设计后,黄隆生很快缝制出了第一套改造创新的新服式。这种新服式,穿着方便,美观实用,深受人们欢迎,很快流行开来。人们为了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和怀念,遂称新服式为中山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