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同新
“好消息,处理商品!”
“好消息,大降价”!
“特大降价!”
“亏血本大降价!”
在市面,你经常可看到这些“降价”的“好消息”。不过,当你看到这些“好消息”,千万不要把它都当真而急于购买,请多走几家商店,比较证实之后再作抉择。
并非真降价
有家铺子,门前贴着皮鞋降价的广告,原价28元,现价17.50元,从外观上看是猪皮制做的,笔者跑了几家商店,找出与此相同的皮鞋,询问一内行,他说,若是猪皮制作的,原价不可能是28元,我们这儿卖的相同号码的猪皮皮鞋才20元多一点。某店广告牌上大写皮鞋“再次降价”的消息,原价27.83元,现价15.50元,听知情人讲,他们根本没降价,只是把“原价”抬高了,现价就是“原价”。
真降人持疑顾客的心理真是难以捉摸,副食公司合作四门市部去年冬季购进一批黑呢子上衣,因存量大占压金,就于12月中旬由原价67.5元降到60元出售,为什么这里的呢子衣服比其它商店便宜?是不是质量不好?顾客发出询问。降价后一个月只卖了四、五件,还没有以前销得快。商店只好又恢复到原价,果然销量又比降价时增加。
降价莫乱用
去年中秋节前一天,某店还存不少月饼,节日一过,就成背时商品而无人问津了。他们以每合降3角的价格销售,顾客看到降价二字,摇头而出,但副食公司汽车站门市部却在“中秋节优惠供应”的广告下,摆摊推销。中秋节晚十一时多,看到库存只剩了百十斤月饼,他们才躺下休息了,这一觉,睡得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