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杉
酷暑盛夏,从古城西安到我国最年轻的历史名城承德,沿京承路北上,那蜿蜒于层峰叠嶂上的虎皮色避暑山庄围墙,势如万里长城,逶迤雄伟,迎面而来。当人们来到这群山环绕,园林荟萃、庙宇林立、气候宜人的塞北名城时,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目睹这清王朝的承德离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的壮观奇景了!
据导游的同志介绍,避暑山庄的总面积为564万平方米,周长9300多米,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和故宫的八倍,和颐和园、西湖并列为我国三大园林建筑群,我们游历了一个上午,仅达及庄园面积的十分之一,山庄分宫殿和苑景两个部分。据我看,宫殿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那苑景区就令人大开眼界了。它似乎经大自然和造物者的神工鬼斧,把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胜美景,四面八方的地理特点移天缩地荟结在一起:西北多高山、陡坡、峡谷、沟壑,西南多斜坡、台地,东北为平原、草地,东南为洲岛、湖泊,恰似神州大地的缩影。
当人们从宫殿区进入湖泊区时,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这里的一百二十余组建筑,大都借助山形水势建造,楼、台、殿、阁、亭、榭分布全境,浑然一体,荟萃了天下的名景奇观,其中芝径云堤是模仿西湖苏堤、白堤的;沧浪屿和文园仿的是苏州的沧浪亭和狮子林;上帝阁是模仿镇江金山寺的;烟雨楼以嘉兴烟雨楼为蓝本;那与紫禁城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合称内廷四阁,储藏《四库全书》的文津阁,则出自宁波的天一阁。过如意洲,步入万树园,置身那芳草和星罗棋布的蒙古包之中,又好似来到了莽莽的蒙古草原。而当你登高致远,览群山钟秀重峦,俯视外八庙雄观壮景,则又是一番万里山河尽收眼底的心境。难怪当年乾隆在此发出了“何必江南罗绮月,请看塞北水云乡”的赞叹。
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还有两个去处。一个是月牙湖的月牙倒影。当你站在文津阁的一颗古树旁,侧身细看,就可发现水中的一弯新月,原来这是建筑师们在假山上相应的位置开了一个半圆的上弦月形的缝隙,让光线透过,经涵洞聚光折射而成,目睹者无不为之叹为观止。另一个热河泉的故事。山庄中五孔闸泻出的一股溪流,泉水温热,冬不结冰,即使周围白雪皑皑,冰封地冻,此处却是藻绿水清,热气腾腾。传说道光皇帝曾误以为这是武烈河的源头,并亲笔书“热河”二字,勒碑其上。于是《大英百科全书》,以讹传讹,把这百米左右的热河小溪当成武烈河作为全世界最短的河流收入。真可谓因误成名了!“山庄咫尺间,直作万里观”。置身山庄的奇观美景,我恍如漫步在祖国的万里河山,又仿若回到那往昔的岁月之中。从1702年康熙去木兰围场狩猎在此修建行宫别苑始,到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完工的八十九年间,一正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康熙、乾隆的许重大政治活动都是在这里进行的。乾隆除每年一度邀情各少数民族领袖、王公贵族,北巡避暑外,还屡续修建了具有各民族特色的寺庙,并接待了班禅六世和章嘉活佛等宗教领袖,对于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和拱卫北方疆土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它又成了中华民族饱受屈辱的历史见证。1760年9月咸丰在英法联军进攻京津时,仓惶逃到避暑山庄,并在此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俄北京条约》;继而慈禧又在这里策划了辛酉政变,开始了四十八年的垂帘听政,把我们祖国进一步推向灾难的深渊。尔后的军阀混战,山庄几乎被洗劫一空;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更给这璀璨的明珠染上了斑斑血迹。和我们满目疮痍的祖国一样,到解放前夕,避暑山庄已是一片残垣断壁、瓦砾遍野的衰败景象。徜徉在这修葺一新的园林美景和欢乐人群之中,回首那历史的过往云烟,抚今思昔,我不由得从心底发出呐喊:珍惜啊,这来之不易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