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武汉柴油机厂的“洋厂长”格里希最近在武汉的一次企业家集会上谈了他的产品质量观,
洛里希说:提高产品质量是增强中国经济实力的唯一出路。产品质量不高是中国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只有把产品质量提高到能大量出口的水平,才能达到大量创汇,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目的。
格里希说,在中国,对待产品质量有些观念和作法应该改变。一是中国把产品分为二类,好的一类出口,差的一类内销。这种现象在西德是不存在的。产品要么是合格品到国内外市场去出卖,要么是废品。二是中国企业的质量意识薄弱。工厂里的质检负责人受技术(生产)副厂长的领导。从而使质检负责人的权力受到技术副厂长追求产量的制约。三是中国在评定质量时只讲成品(整机)质量,忽视了零部件的质量评定。
格里希对提高产品质量提出了以下建议:——降低废品和降低成本应组建层层负责的控制体系。工件报废了,操作工人要填报告单,把损失分摊到各部位去,车间主任,工段长、班长、岗位工人层层承担责任,必要时开分析会议研究对策。.——提高质检人员的报酬。重视腼量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还要在报酬上有所体现。质检人员的工资应比生产技术工人高。这样可使那些技高胆大职业道德好的技术人员愿意争着到质检岗位上去工作。——培训质检人员,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中国质检人员素质偏低,而且数量也少。中国企业质检人员只占2%,而西德一般占10%。
(边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