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机床厂职工业余文学社,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添新内容。开辟了发展企业文化的新途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使秦川机床厂广大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要求逐步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即由一般的消遣,解闷取乐向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推动经济建设发展。为了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今年3月份在厂宣传科的倡导下,由厂里部分文学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职工业余文学社,组织广大文学爱好者切磋笔艺、交流思想,探讨文学理论,并邀请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工作者前来讲课,坚持经常有活动,定期出刊物。文学社成立以来,吸引了全厂职工,使过去厂里搞文化活动“要你参加”变为“我要参加”。社员由成立时的46人增长到80人。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只有14岁。全厂出现了文学热,培养出了一批文学新秀。目前有4名文学社社员创作了7篇(首)作品分别被《西秦文学》和《新潮》诗集采用。这个职工业余文学社还编印了《北山》文学刊物3期,发往省内外20多个单位。在厂里举办的“秦机之春”诗歌大赛上,参加比赛的20多首诗歌大部分是职工自己创作的。
通过开展这种活动,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质,精神面貌也有了可喜的变化。
(袁明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