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省职工技协自1982年成立以来,已发展为拥有9个地市、17个产业、34个县(区)、600多个基层和专业队、两万多名积极分子组成的一支群众性技术队伍。省技协坚持改革,使技协由职工技术活动组织型向经济技术服务型转变。
发扬技协传统,开展技术扶贫。去年,省技协发动和组织大中城市和国防工业职工技协分别到安康、商洛、延安、榆林地区的100多家企业进行义务技术咨询服务多达100多项(次),先后完成技术合同95项,创直接经济效益70万元,预计年效益可达300万元。今年5月中旬又举办了“陕西省职工技协扶贫洽谈会”,会上发布各种经济技术信息875条,展出技协新产品73项,提出难题招标156项、可转让成果455项,签订各种合同75个,预计经济效益达1500万元。
组织高级工比武,提高技术素质。省技协先后发起并筹办了由省上6个部门联合举行的我省首次部分工种高级工技术比武考核活动,动员了近10万名职工参加,经逐级考核,有500多名选手参加省级比武,给成绩合格的169名颁发了《陕西省高级技术工人等级证书》;90名成绩优胜者获晋升一级工资奖励;50名成绩突出者允许直接参加企业工人技师考评。
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自去年来共开展技术协作、攻关和技术改进项目达4079项,取得经济效益8417万元。共提合理化建议15255条,被采纳5322条,已实施的3606条,创经济效益5330万元。9项重大技术成果中有两项获省发明展览奖,其中“甘石创愈散”属国内首创。
实行有偿服务,发展经济实体。去年以来,全省各级技协共开展有偿技术服务项目4298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658万元。今年上半年省地(市)技协又相继建立了15个有偿服务经济实体。在昆仑机械厂技协开创以技协实力承包亏损企业之后,我省技协开始了以技协为依托,用技术和资金入股与乡镇企业联合办企业的探索,目前已办起了第一批企业。其中西安碑林区技协与周至九峰化学助剂厂联办的“亚硫酸钠”车间,年产值270多万元,年利润60万元。省国防技协开发部与西安未央区谭家鱼场和东方红村联办的硅铁厂,年产值达300多万元、年利润可达70多万元。 (孙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