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国性的蚕茧大战今年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我省安康地区亦受其害,两个缫丝厂收购春茧数量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安康地区地处季风西风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当地农民多有养蚕习惯,盛产蚕茧。1984年全区鲜茧产量已达3790吨,(折合干茧1516吨),近年来又有发展,完全可以满足地区两个缫丝厂的需要。但由于缫丝业投入少、上马快,效益高,一些个体,乡镇纷纷筹办企业,河南、安徽、山东、浙江等省也到安康地区高价收购蚕茧,致使蚕茧黑市价每公斤达40多元,高出我省挂牌收购价18~19,造成蚕茧外流,安康行署日前已召集有关部门研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但由于有利可图,蚕茧整汽车外流现象仍时有发生。
安康缫丝二厂的同志说,他们已派出40余人驻县、乡坐收蚕茧,截至7月底,只收回190余吨,不及去年的2/5,该厂领导忧心忡忡地表示,照此下去,这个年创汇230多万美元的工厂,不久将出现无米下锅的局面。
(韩庚 罗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