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省地方国营企业的用铝大户西安铝制品厂,因原料短缺,社会流通渠道混乱,加之“倒爷”从中揩油作梗,致使原料价格暴涨,该厂已有部分生产线停工待料,将面临全部停产威胁。
西安铝制品厂有职工756人,以生产日用精铝制品、铝带、铝箔、洗衣机内桶等为主,一年共需铝材料3000吨。而今年,国家计划内的铝还不足300吨。因议价铝直线上升,使该厂无法承受这种压力。今年初,市场上的议价铝每吨6000元,到7月底就高达12300多元。该厂厂长卢永昌告诉记者:“我们面临的大敌是价格暴涨,它将会窒息企业。我们每购进一吨铝,就要亏损1600多元,到年底就要亏损80多万元。虽说最近有关部门对部分产品调了价,可铝的价格还在涨。此外,我厂生产用的电、油、纸箱、胶木等都在涨。我们无法对付这种局面。其结果必定会把这种灾难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会出现铝短缺的问题时,卢厂长说:“往年我国每年要进口铝35万吨,今年不但没进口,反而扩大了出口。加之经商的人多,流通渠道混乱,环节错综复杂,‘倒爷’们从中揩油,使出厂的平价铝,你转我倒,价格成倍上涨,人为的造成原材料短缺。”
“那您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有。应尽快取消价格上的‘双轨制’,实行‘单轨制’,随行就市。这样使‘倒爷’们没油可揩,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原材料的周转,有利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并且,对‘倒爷’们还要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