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省青运会见闻琐谈四

2023年08月21日

公路自行车的优势,近年来似乎呈现了一个向大西北转移的趋势。宁夏、甘肃在六运会上都有上佳表现,我们省也进入了团体第五名。因此,大家对三青会的公路自行车比赛很感兴趣,记者们满满当当地坐了一车,直奔渭南。

1:8的联想

参加公路自行车比赛的只有延安、榆林和渭南三个代表队。青少年的比赛,成绩不很突出。但使我感到惊奇的是,不足20个队员参赛的这个项目,却动员了一支有一百多人的,浩浩荡荡的服务队伍。由于公路自行车比赛的特殊场地要求,渭南地区出动了60多名警察,比赛的长距离路线,又调动了40多名裁判员,再加上体委及赛区的工作人员,各队的领队、教练、摩托手、修理工,细算下来,运动员与工作人员之比是1:8,经费,是可想而知的,这么多人参与肯定少不了。问体委的同志,他们说,队员再少也得铺这么大个摊子,即使全省各地市都来队参赛,这些工作人员也够了。

于是我从公路自行车的比赛,想到了游泳、皮划艇、体操、举重等已经赛过的项目,忽然想发点议论。首先,从运动员成才的规律看,一两年内若想练出个名堂是很难的,我们省两年一度的青少年运动会似乎显得时间间隔太小。如若是为了给队员提供比赛的经验,我想,组织些与外省的邀请赛或搞点大区域的联赛,机会更好,钱也不会增加很多。因为—旦架子拉开,多几个队也是一样的。更何况全国青运会四年一次,我们为什么不合着全国的拍子走呢?其次,作为省这样一个全局,我以为应该更着眼于战略布局。各地市不该搞小而全。如果十个地市都能重点突出一两个项目,那么我们全省的体育经费和成绩也许会有改观。当然,这并不是指让各地市专搞某一个项目,而是省体委依照各地市的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各地市搞点重点项目的训练基地,人才来自全省,项目落实到基地。这样做是否更利于发挥两个积极性,更有利于集中精力?

(王鹭毅)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战功赫赫三十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8/8/19880818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08/18/06495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