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同新
不知你留意没有,各个商店的商品价格多数都有尾数,整数出现较少。在尾数中,又以5、6、7、8、9这五个数字标价居多,1、2、3、4为少。
渭南市某国营商店的茶叶组,摆了十八种茶叶,其中十一种价格尾数(即角、分价格)都用5—9这几个数字标价(如:4.58元、8.69元、3.87元);某名为“洋洋商店”的店家,61个标签竟有53个也用5—9作为尾数订价;一家销售服装的个体铺子,58个标签中,有49个都用××.70元来标价。
这种现象,在《市场学》中,叫做“心理订价政策”.这是由心理学家对消费者购买动机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消费者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心理订价政策”正是迎合了这一心理。比如:一元钱的商品,若分别标价为0.94元、0.99元、1元、1.01元,人们的心理感觉就会显著不同,定价为1元整,消费者会误认为是勉强凑数,提高了价格;0.94元和0.99元比较,显然0.99元会使店家多赚点钱;站在消费者角度讲,0.94元和0.99元在习惯上都视为9毛多,0.99元差1分就是1元,一些顾客还认为店家核价是一丝不苟的,是经过精心计算的;若以1.01元标价,会使顾客感到这个价格已进入更高一级的数目中去了。在尾数5—9中,数字越大越对店家有利。但在一个商店里不能千篇一律。前面提到的那位个体户店家,尾数统一用xx.70元作价,反而会给顾客心头挂上“?”。
据资料介绍,5元以下的价格末位是9,在美国最受欢迎,5元以上的价格末位以9和5定价,销路最佳。在我国,人们对9也很喜爱,一些成语和名称也多用9,九尽春来、九九归一,人们认为9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尾数用9,不光是从赚钱上考虑,还迎合了顾客的习惯心理。
总之,“心理订价政策”,容易使顾客产生便宜和信任感,只要你合理、巧妙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