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有感于许林邨为老舍立碑

2023年08月14日

赵发元十年浩劫中,树碑立传,不仅由狭义扩展为广义,如你说某人好,就是为某人树碑立传,歌功颂德。而且纯粹成为贬意词,因为那时全国只允许为个人唱赞歌。尤其是树碑立传的对象一旦被网罗上种种罪名以后,为其树碑立传的文人墨客,就要被阶级斗争的魔镜照耀一番,进而遭到株连,罪在不赫了。但是中国确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英雄,北京文史馆馆员许林邨就是这样的典型。

许先生1928年毕业于北京市立三中学,书画造旨颇深,书宗魏碑,画追四王,其作品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1966年8月24日,著名作家老舍在北京孔庙惨遭毒打后,愤然投入太平湖辞世。1967年,在他周年忌日,许林邨在太平湖乱草蓬蒿中树起了高1.9尺,宽0.7尺、的白玉石碑一块,七个鸡蛋大小的魏体字“老舍先生辞世处”非常醒目。上款“人民艺术家”,可谓人文相称。下款公然刻上自己的名字:“六七年周年纪念许林邨敬立”。六七年的北京正是奸党肆虐,黑云压城的形势,敢为老舍立碑,无异于公开宣言,和强暴势不两立,这是何等样的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呵!当时有人问到他立碑的动机。许先生说:“写史的人要讲史德,要实事求是。老舍先生对中国文化做了那么大的贡献,我为什么不能给他立碑呢?至于说到立碑之勇,就是从老舍先生那里来的,这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而不可辱的精神。”

前不久,有幸去了趟庐山,在庐林湖畔,那座建立于困难时期的豪华别墅内,我看到人民那愤愤然的神情,在庐山会议礼堂前,我听到人民对那场公案三言两语的评判。我深感历史不饶人。对人民作好事的,人民心中自有一座丰碑,五十年后苏联对布哈林的平反昭雪,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鼠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8/9/1988090604-2.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09/06/05194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