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他,在“夹缝”中崛起

——访西安市纺织印染厂厂长沈忠友

2023年08月14日

本报记者 桂维平

在拥有十余万职工的西安“纺织城”,有一家近百人的街道企业“异军突起”,产值年年翻番,成为该地区第一个产值超百万的街道企业,受到附近大中型纺织企业的注目。

日前,记者专程走访了该厂厂长沈忠友。他体魄健壮,谈锋甚健。虽已年过半百,那宽阔的眉宇间却透出经营者所特有的精明和睿智。案头上方悬挂着斗大的“诚”字条幅,表明了他那独特的经营之道。

“我们这个百人小厂,原退休工人多达104人,1985年前工厂无生路,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企业濒临倒闭。1985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全面改革和整顿,1986年产值即达45.4万元;1987年产值增至101.1万元,今年1至8月份产值已达712.4万元,已超额完成全年产值400万元任务。与此同时,职工人均月收入已从1985年的59元提高到148元,目前职工人均月奖96元,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已达到行业的先进标准。”沈厂长侃侃而谈,

“你们地处大厂夹缝之间,竞争对手又如此众多,您是怎样另辟蹊径的?”记者问。

沈忠友略加思索后,接着说道:“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日子虽说艰难,但却逼着我们走出了一条发挥小厂优势,在大厂的夹缝中拾遗补缺的新路子。我们根据市场调研情报,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短平、快’印染项目,以小取胜,以快赢人。”

目前,这个厂已形成印染线、染色线、绒布印染线及羊毛,腈纶毛、粘胶散纤维等生产线,日生产能力达到25

00多米。由于印染速度快,价格低廉,所以连相邻的西北国棉五厂、西北国棉三厂等大纺织厂也时常请这个小厂为他们印染坯布。一些远在湖南、山西、河南、西藏等地的纺织厂家,也纷纷慕名前来印染各种织物。在生产经营中,沈忠友立足于“诚”,以优质、廉价、快速取胜。他们专千大印染厂不愿接的小批量业务,一般大印染厂的印染点不得低于10万米,而他们的起染点只有360米,甚至不足百米。大印染厂不愿承接的大零、中零、小零及残次坯布,他们就一截截地接起来印染,印完后再一片片地裁开。大印染厂承接印染业务一般需要一星期,而他们根据客户需要,在数小时或当天就可印染完毕,户县秦渡镇客户李云亭因购回60多米白布在农村不易销售,便登门求援染色,亦得到了满意的解决。

“您这种‘以诚招客,以小赚大’的经营方针是如何确立的?”记者追问道。

沈厂长笑着答道:“俗话说,心诚则灵嘛!我认为,关键是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招贤纳才,增强活力。经过整顿后,我先后招聘了25人。全厂只有我一人脱产,副厂长和管理人员一律兼职。平时‘严’字当头,以身作则,去年因在产品质量上出现问题,厂领导都受到重罚,职工们心服口服。”

去年,这个厂的一位副厂长到江南无锡前州矿山机械厂订购染色机设备时,对方提出若提高售价,可给经办人回扣1000元,遭到他们的拒绝,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谈话间,记者得知沈忠友近日已被西北大学科技开发中心聘为技术顾问。当问及他今后有何新打算时,他说:“我的奋斗目标是,争取在年内尽快成立纺织印染联合体。再投资百万建设印染分厂,逐步从‘夹缝’中崛起,为振兴纺织城地区经济做贡献!”

此间的沈忠友眉飞色舞,充满了信心。我们期望他在深化企业的改革中,勇于进取,搏击潮头!

上篇:没有了
下篇:西安汽车站一值班工人竟被暴徒打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09/17/05211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