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商洛讯 (通讯员张贻云 记者郝振宇)镇安县长哨乡原党委书记鞠稚文自动丢掉“乌纱帽”带头承包企业,使倒闭多时的县大理石厂重现生机,最近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今年36岁的鞠稚文,自19岁参加工作后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本人也喜欢务实,但苦于缺少机会。去年年底,县秦岭大理石联合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投产后一直达不到设计指标,亏损和拖欠债务严重,只得停产解散。听到这一消息后,他毅然向上级递交了停薪留职承包企业的申请。经过激烈的竞争,他一一击败对手,于今年初正式承包了这家大理石厂。
上任后,他首先大力精简管理人员,全厂除厂长、会计以外全部实行兼职,同时克服守株待兔的经营办法,派人外出推销产品,并在西安,武汉等地聘请兼职推销员,以销售带动生产;生产上各车间实行独立核算,对职工推行计件工资,彻底打破了“大锅饭”;鉴于以前板材不合缝的问题,他们在质量上狠下功夫,使产品光洁度达90%以上,大大超过了其它厂家;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当地出产“镇安红”大理石这一原料优势,搞出腐蚀雕刻、小工艺品、米石等系列产品,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又增加了收入。
改革带来了良好的效益。该厂承包5个月来,就生产板材1200平方米,创造的产值相当于原来该厂创办到停产近两年间的总和,实现盈余1.5万元,职工收入也增加到百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