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曾一度几乎发不出工资的富平县乳品厂在实行承包后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摆脱困境。今年上半年,该厂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55.7%,各项生产指标达到省级先进企业标准。厂长王改民在谈到他的经营“诀窍”时说:“把职工当主人,让职工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就是我的经验。”
这个拥有亚洲第一流奶粉加工设备的现代化企业,在承包之前,由于管理不善,产品因质量低劣而大量积压,使企业进入“死胡同”。去年年底,原生产科长王改民招标承包企业后,在引入竞争机制、狠抓产品质量、进行技术改革的同时,特别注重“人”的因素,他认为有了现代化的机器,但没有主人翁意识的职工,照样建设不成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为此他一上任,就与职代会委员、职工代表、中层干部和持不同意见者定期进行对话,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今年上半年厂里共组织对话37次,收到职工合理化建议301条。针对生产经营、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职工福利等问题,王改民发动职工群众为振兴企业献计献策。为了疏通职工民主参政渠道,王改民上任后在厂里建立了传阅件制度。职工对企业的意见或建议反映到厂办、工会或党办后,即以传阅件的形式及时送到厂长手里,力求办事不隔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今年3月,一位职工针对厂生产能力增加一倍的新情况,建议厂里在全国大城市设立销售点,把产品打向全国。王改民及时采纳了这条建议,立即让副厂长率人到天津、上海、北京、广州等10个城市设立销售点,并很快以产品的质优价廉在各地站稳了脚跟。
由于厂长尊重职工,从而使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不断增强。他们主动关心企业,绐厂里带来了勃勃生机。今年上半年,这个200多人的小厂的产品全部达到优质水平,利润、产值和税收等4个指标跃居全县第一。本报记者 宫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