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苏改革谁将领先

访北大教授、中国苏联东欧学会常务理事张康琴

2023年08月14日

问:作为戈尔巴乔夫的同龄人,您对他的个人印象如何?他与布哈林、赫鲁晓夫相比,有哪些特点,这对苏联改革有什么影响?

答:我1955年到莫斯科攻读副博士学位时,戈尔巴乔夫即将在莫斯科大学毕业。听说他在学校是个很活跃的人物,人品也很好。我比较注意他是在1983年。我认为,同是改革者,戈尔巴乔夫兼具布哈林和赫鲁晓夫的优点,而没有他们的弱点。布哈林学者气质浓一些,也很正直,但政治谋略不足;赫鲁晓夫很有些政治手段,但理论素养差一些。戈尔巴乔夫一方面有理论头脑,据说写《改革与新思维》只用了两个月,而且是亲自写,思想敏锐;另一方面也比较讲政治策略,处理叶利钦事件就是例子。具有较高素质的领导者,对苏联改革将起关键作用。

问:苏联当前改革在目标、蓝图、理论准备等方面同我国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苏联对改革的目标提得高,不是只限于某一方面,如经济体制或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是根本改造整个社会。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已经描绘出来。在政治生活中,他们提出的“公开性”比我们的“透明度”更彻底,苏联对改革的理论准备很重视,提倡“新思维”,坚持思想解放,不摇来摆去。戈尔巴乔夫说,“我们迫切需要在理论战线上有一个原则性的突破,……用试错法是不能顺利前进的。社会要为此付出昂贵代价,”随着改革的深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越来越暴露出弊端。此外,苏联这次改革是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形成加速、改革、民主这样一条政治路线指引下进行的。

问:苏联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哪些新突破?

答;苏共第19次党代会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构想有三点引人注目:一是党政分权,使苏维埃由橡皮图章式的机构转变为拥有实权的机构。二是立法、管理、监督分开,借鉴了西方“三权分立”中的某些合理成分。三是破除党政领导职务的终身制,各级领导包括总书记在内只能连任两届,共10年。原提出的可有例外连任三届的建议已被否决。

问:苏联农业改革情况如何?苏联家庭承包未普遍推广,能否认为农业改革落在我们后面?

答:苏联国情不同,地多人少,大田作物已经机械化,不象我国一家一户种粮食,加上集体农庄搞了几十年,分工已较细微,成为大传送带式的生产,一家一户根本无法参加生产全过程。适合家庭承包的仅限于尚处手工劳动阶段的畜牧业,范围有限,对全局影响不大。苏共二十七大在农业改革方面提出要创造性运用列宁的粮食税思想来发展农业,扩大农庄和农场的自销权,

问:您认为苏联改革前景如何?

答:苏联目前改革阻力比较大,但苏联全民文化素质普遍比我国的高,一旦克服了困难,改革有可能取得比我国大的效果。

(炎子)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09/29/05232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