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莉
提起以做工繁重的《双锁山》参加陕西省“公主杯”选拔赛而荣获公主杯的那个小演员,绝大多数的秦腔迷会赞不绝口。她,就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年仅21岁的青年演员杨珺。
杨珺出身于梨园世家,父亲是一位很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编导,她的母亲原先也是一位优秀的花旦演员。家庭的熏陶,使杨珺对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想当一名秦腔演员,1980年艺校招生,杨珺几度应考,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8年苦学,每日伴随她的是刀、枪、棍和沉重的盔甲。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她成为艺校表演班的佼佼者,长靠短打都有扎实的基础,先后在武戏《挡马》中扮演了杨八姐,《打焦赞》中扮演了杨排风,《双锁山》中扮演了刘金定并出人意料地还在《烙碗记》中以彩旦应工扮演了阴险毒辣的马氏,戏路也逐渐宽了起来。
当杨珺毕业后分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时,正赶上西北五省青年新秀电视大赛,杨碧便一头扎进《双锁山》的排练中。
《双锁山》是一出花枪战马型小戏,情节简单,如老戏老演,将会失去观众。编导正是杨珺的父亲,他大胆对表演中的转、滚、腾、扑等技巧重新编排组合,以图以新取胜。杨珺不负厚望,以超人毅力进行排练。她战胜了身上25斤重的盔靠,征服了头上那两根不听话的雉子,练断了不知多少根靠旗杆、花枪杆。她潇洒的“掏翎子平转”亮相、轻如水上飘的圆场、变化多端的眼神、接转数次的靠旗挑枪以及扎大靠倒插虎,吸收歌舞特点的转身直平躺,无不揭示了刘金定复杂的内心情感。终于赢得观众首肯,荣获“咸阳杯”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