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敞开大门,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向外向型企业发展,每年都要给国家创大量外汇。今年1至9月,创汇为去年同期的1.6倍,现已成为我国外贸生产基地企业。
这家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近年来,军工产品逐步向民用产品发展,军工企业的任务不足。从1981年来,他们就瞅准了国际市场,先后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航空公司建立业务往来,进行来料加工,但步子迈得并不大。1986年该公司把发展加工出口零部件,使企业逐步向外向型企业发展,加入国际大循环,作为发展项目的重点,很快理顺了企业内部出口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强化外贸体系。他们把有先进设备的几个车间合为一体,组成外贸加工中心,并给予优惠政策;同时,按照外贸产品要求,调整改造了5条专用生产线,促进了企业技术的提高,并培训出一支懂外语,懂管理、懂技术的专业队伍。在推行国际航空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他们又不断提高完善了质量保证体系,使外贸产品质量的合格率达到96.9%,如今,这个公司已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商务联系,使外贸出口又有了新的突破。
本报记者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