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三国有别 习性各异

2023年08月14日

陈玉恒

不同的民族常有不同的习性,这一点不仅工作中、交往中有不同的表现,就是在一些生活琐事上也能分辩出来。

有人曾对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做过观察。发现:德国人横穿马路遇到红色信号灯时,尽管任何方向均无汽车驶来,自己还要去赶火车,或是去办急事,也要等到绿灯亮秀才从容不迫地穿越马路。而法国人却相反,他们走路时多是不看信号灯的,而是注意观察十字路口是否有汽车驶来。如果汽车很远,即使遇到红灯,也会不顾一切地跑过去。英国人遇到此种情况时,先看看信号灯,再看看汽车,如果无车驶来,也敢闯红灯。

节假日外出购物和走访亲友时,德国人先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要买什么东西,哪家商店去买;我要走访那个亲友,去了干什么,甚至具体谈什么都要考虑;有时还会翻开地图查一番,看看怎样才能少跑冤路,等一切都筹划好了,才胸有成竹地离开住所。英国人则往往不管三十二十一,先出再去说,出门后再合计自己要买什么,哪些是去买等等。法国人则风风火火地出门,游游荡荡地浪大街,东转四转半天,却想不起来自己要买什么,干什么。

在生活起居方面,德国人恪守规矩,刷牙、洗脸、剃胡须,一道道地按顺序来,有的连衣服也编了号,那件衣服配那条裤子和领带也一丝不苟。法国人则注重实际,尽量节约时间,能变则变。英国人对衣着十分讲究,而对刷牙、洗脸之类同法国人一样随机应变。关于这一点,德国哲学家康德表现最为突出,他不仅起居的次序是固定的,而且时间也是固定的,每天下午三点到小街散步,无论刮风下雨均不变更。

遇到地震、火灾或突发事故时,德国人求脱险境在惊慌中仍不忘记寻找通道和大门,英国人和法国人则跳窗翻墙践花圃,怎么逃得快就怎样逃。

在日常谈话中,德国人的用法也是严格的总是说,应该怎样,不该怎样。法国人则不在乎规距,想怎样说就怎样说,常说“我想是这样”。

这就是英、法、德三国人在习性和气质方面常见差异,可供读者在与他们交往时参考。

上篇:神奇的凝视力量
下篇:别离 (西德)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8/11/19881103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11/03/05292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