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中共江西省委原副书记、原省长倪献策因堕落为罪犯,被开除党籍。
同年同月,古都咸阳。西北国棉一厂党委批准曾因伤害罪被判刑5年的青工张建华为预备党员。
这鲜明的对比再一次告诉人们:失去共产主义信仰,共产党员可以堕落成罪犯;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失足青年也能成长为先进分子。
(一)
那是1975年,在“史无前例”的岁月中,刚满18岁的张建华正插队在农村。由于时代造成的狂热、愚昧、无知,他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终因伤害他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张建华于1982年10月来到国棉一厂所属的纺织配件厂钳工小组干临时工。深深的自卑心理,社会上的讥讽、议论,使他感到自己在人前挺不直腰,说不起话。他每天上班少言寡语,只知埋头干活。
这一切,被党支部书记和老工人朱俊杰等共产党员看在眼里。他们主动承担起帮助张建华的重任。工余班后,他们领着张建华参观“梦桃展览”,接受梦桃精神的熏陶;华灯璀璨,他们漫步街头,进行感情的交流。循循诱导如春风细雨,渗透着张建华一颗冰冷僵硬的心。
告别过去,走向未来。张建华决心用忘我的劳动,来洗刷自己心灵上的污垢,报答党,报答同志们。暴风雨之夜,张建华想到石棉瓦盖顶的库房经受不起风雨袭击,便放下饭碗,披上雨衣,从家里冲向库房,和车间的其他同志一起奋战了三个多小时,使国家财产免受上万元的损失。面对外地二个厂家急需的2000多个K66的配件任务,张建华主动请战,日以继夜地干。需用120多个工时的配件,他仅用了36个小时就保质保量全部完成了。这一年,张建华所在的钳工小组,被树为厂级标兵小组,他本人也被评为厂级先进个人。
(二)
1984年,张建华顶替父亲当了一名正式工。这年纺织配件销售不景气,“大气候”对小厂生产不利。但张建华带领的钳工组却实现人均产值7124元,比1983年同期增长44.8%。年底,钳工小组再一次被树为厂级标兵小组,张建华第一次被树为厂级标兵。表彰会上,国棉一厂党委书记将大红花戴在他的胸前。
手铐、牢房、铁丝网;奖状、鲜花,光荣榜。人生旅程的反差,使张建华强烈地感到,是共产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年12月,他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从1984年到1986年,张建华共超工时1.0621小时,3年干完了7年的活,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3年来,他满腔热情地为大伙排忧解难,共帮人修房、搬家、挖煤60余次,给工友义务理发300多人次。配件厂进来几名劳教回来干临时工的青年,他又承担起了帮助他们的责任……近年来,张建华和钳工组的技术人员、工人师傅一起,修理旧设备、工具27件,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还节约资金2万余元。
(三)
曾经是失足青年的张建华,在火热的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他以赵梦桃的精神,雷锋、朱伯儒的形象,重新塑造自己,连续4年被评为厂级标兵。在鲜红的党旗下,他庄严地举起了拳头。
张建华深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共产党员就要当改革的排头兵。龙年伊始,他率先在钳工小组推行满负荷工作法。今年上半年,小组生产了20多万个配件,合格率达99.9%,创历史最高水平。
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成为张建华人生道路上一个鲜红的路标。
(魏军 郭增群李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