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曲扭变形的名字/从拘留所的镣铐里/走出/走进受害者的谅解与信任/先进合同书的鼓励和爱抚/走进流水线浪花的喧嚷/走进匿名信羞涩的情书—走进一台大功率的马达/走进一章交响乐的曲谱/走着走着,他的汗珠/变成了一颗闪亮的音符/走着走着,竟走进一册/诗刊的目录/所有的人都开始/抬起头来/看他!但他的头/却沉重地低下了/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尊严——身高/一米八五。
这是王德芳新出的诗集《绿雨》中的一首,题目叫做《尊严的高度》。
我和一位诗人讨论过这首诗。那位诗人说:这诗是写他自己的,结尾用借喻表示他的尊严是历有的,原本就高于一般人。
我不太赞成他这种看法。我想,作者说得很明白,当他得到“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看他”时,“他的头却沉重地低下了”,这才看到他尊严的高度。是否可以说,当作者在走出镣铐的时候甚至仍未走出镣铐的时候,当人们还不曾看见他或者还在低头看他的时候,他尊严的高度原本就是一米八五?
我早就认识王德芳这位工人出身的诗人了,那还是在文革运动之前。那时,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行事拘谨甚至见人时有点羞涩的青年,因此才一见面,我心里就很愿意与他来往。后来遇到文化革命,听说他的日子很苦,竟蹲了几年大狱,那原因仅仅因为他爱诗而且写了诗。
万幸,他没有因为囹圄之冤而模糊他的瞳仁,冷却他的血液,他又握笔作诗了,而且很快在全国各地发表,终于有了《绿雨》。
朋友说,王德芳的诗意念太强,政治上太敏感。言下之意抒情不足,多了点刚,少了点柔。
我也持不同看法,有诗为证:
那时,你还青着/却不露声色——悄悄地红/把一瓣瓣的心思/说给我听/桔乡红成一片云了/再也找不见你的身影/夜晚,你却暗送/一缕甜香/悄悄地,甜我的梦。
象《桔香夜思》这样的意境,还不拘柔和甜美吗?而这样的诗在《绿雨》里比比皆是。再读一读《心旋》、《相逢》如“眼里闪动的是酒/醉不醉由你”这样的句子可以说俯首可拾,这能说作者写的是意念?
感谢王德芳,他给了我们一册用他敏锐的目光和他沸腾的血液写成的反映诗人心声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