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精神火车”和“霸王与拿破仑”

2023年08月14日

杨德胜

历史上儒学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较大的积极作用。但在近代世界的大动荡之中,刻版教育出来的儒生表现得格外迂腐,极端狭隘,经历了一次痛苦的“精神火车”的破产,闹出了“霸王与拿破仑”的笑话。

清廷驻英伦副使刘锡鸿有一次与波斯藩王交谈,藩王问及“中国何以不制火车轮”,刘夫子以一种似乎充满哲理智慧的幽默讲出如下儒生信念:“目前,我们大清政府正计划在朝廷上制造大火车,这种火车不用煤,不用铁轨,却能一日行驶数万里。”那位波斯人正在迷惑不解时,刘夫子带着自信的微笑告诉他:根据我们中国圣人的四书五经教导,“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此行之最速,一日而数万里,无待于煤火轮铁者也。”

有一位洋务派的主考官去两湖主考,他自以为还受了点西方文明的影响,为显示自己的“博学”和“多才”,出了个新鲜的题目,《霸王与拿破仑》,当时的中国闭关自守,那些应试人对霸王多少还知晓一些,但看到“拿破仑”三字,则不知为何物?有个考生,把考卷捧在手里,连看数遍,提起笔来,写下了这样一段奇文:“楚霸王,古之猛士,兴兵灭秦,英明盖世。且声若巨雷,力能举鼎,故拿破轮之车,易如反掌也。”次日,主考官批阅其卷,不觉捧腹大笑,挥笔在答卷上批下了这样几句话:“拿破仑乃系一位名士,姓拿名破仑,竖子不识,贻笑大方,可叹可叹。”

这种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程式中演绎过来的“精神火车”论,和知识上没有进步,靠文字知识来作当官、发财梦闹出的“霸王与拿破仑”的笑话,使儒生们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经历了几十年的被动,成了历史的绊脚石。

上篇:香港社会的“刺玫瑰”
下篇:小花的梦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11/12/0530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