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内第一次现场挖补高压电站锅炉汽包长纵缝,经过13个单位43个昼夜的呕心沥血,团结奋战,最近在韩城电厂获得成功。各项技术指标全部合格。11月19日已点炉并网发电,工期提前26天,可多发电4000万度,收到了速度快,质量好的效果,为缓解西北电荒作出了贡献。
韩城电厂1号锅炉在1986年5月小修中发现有纵向裂纹后,一直处在监督运行之中。今年四月项修中检查,纵缝发展已超过临界值,直接威胁着安全运行。该汽包的两条纵缝和一条环缝。总长679米,壁厚90毫米。要开出宽50毫米,深80毫米的槽进行焊补,这样大的“手术”,如何防止变形,冷裂纹以及过大的残余应力等问题,技术难度很大。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承担这项工作的东北电管局辽宁省机电工程学会和韩城电厂,反复协商,认真研讨,才制定出了技术方案。之后,西北电管局又在西安召开了专家学者教授论证会,并制定出质量验收标准。技术方案确定之后,两方即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东电在6个单位中组成由4名高工,6名工程师,5名技师参加的36人小分队,20天赶制出各种专用工器具,西北电建局焊条厂为这项工程专门试制了超低氢,塑性韧性都好的焊条,于9月7日停炉处理。
在挖补中全体施工人员打破了单位、工种、干群之间的界限,紧密协作,保质量抢速度,终于提前优质完成了这一高难度的工程。
(孙国栋 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