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柳枝”迎春风

——陕西柳枝造纸厂改革纪实

2023年08月14日

有3台造纸机,430多名职工,年产量2500吨,年产值约350万元的国营陕西柳枝造纸厂。从逆境中起死回生,经济效益5年迈了5大步,前不久,陕西电视台以深化企业改革为题作了连续报道,在全省农垦系统和社会上引起反响。他们奥秘何在?按职工的话说,就是靠大胆改革使企业起死回生,靠深化改革使企业经济腾飞。

管理——层层承包

1981年至1983年,该厂由于种种原因,连续3年累计亏损77万元,一度陷入困境。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锤打破了这里的沉闷局面。他们以改革为动力,开始在全厂试行“三定一包一奖惩”的经济责任制,当年盈利1.4万元甩掉了亏损帽子。

在1987年,他们进一步划小核算单位,在车间实行会计核算,把定、包、奖惩指标层层落实到职工个人,当年给国家提供利税80万元。进入1988年以来,他们通过全面推行和各车间、各部门、各个环节层层落实经济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7月底已实现利润40万元,提前5个月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10月底实现利润7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7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0%,创建厂18年来最好水平。预计今年全年可给国家提供税利150万元,实现利润将比年计划翻一番。

用人——优胜劣汰

该厂在改革伊始,就把人事制度的改革与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他们对于部实行聘任,层层组阁。厂领导对中层干部一般实行聘任,重要岗位通过公开答辩招标,按择优的原则选定承包人,由人事部门考察,厂长决定聘用并发给聘任书;中层副职由正职提名进行组阁;车间公开招标班组长,实现了“管理权利和中标机遇”平等。同时,该厂对工人实行劳动优化组合。在推行一系列改革和落实承包中,他们从实际出发,分别不同情况,先后采取“承包组阁”、“承包招聘”、“离岗待聘”、“自谋职业”、“提前病退”、“择优上岗”等多种形式进行劳动优化组合。采取这些措施后,先后有20多名职工被裁减下来,待聘期间只发给生活费,第一年发给工资的70%。第二年以后发60%。这样以来,基本上打破了职工手中的铁饭碗,使领导有了权威,企业有了活力。工作有了竞争力,后进职工有了危机感,劳动效率显著提高。

工资——按件付酬

随着改革的深化,该厂1988年在几个主要车间和部分经济承包单位中,试行推倒工资,实行三级计件的付酬办法(厂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班组对个人),根据四定指标求出吨纸单价,由各单位按照各自的责任制实施细则分配。

通过上述三步并举的配套改革,把职工个人和企业捆在一起,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提高了效益,使企业呈现出“三增五提高”的好形势:即职工积极性增高,竞争力增大,事业心增强;一是产量提高:自1984年改革以来,年均产量比历史最好年份提高120%。二是产值提高:年均产值比历史最高年份提高了163%。三是利润提高:1984年改革前亏损,此后四年共盈利190万元,年均47.5万元,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四是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达到部颁标准,去年比改革前提高了26%。今年在省轻工厅召开的大型纸张质量鉴定评比会上,他们生产的2号有光纸五项物理指标和四项外观指标全部达标,获92.95分,名列14个抽检单位第四,五色28克打字纸、有光纸,受到各用户好评。五是企业信誉提高:被华县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

(蒙克信 杨兴中)

图为柳枝造纸厂厂长蒙克信。

上篇:黄河牌水泥靠质量和信誉敲开用户的大门
下篇:荔北机械厂以开发新产品求生存求发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8/12/1988120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12/06/05347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