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共产党员刘思民承包陕西前进机械厂后,一手抓眼前生产经营,认真兑现任期目标,一手抓企业基础建设,为工厂积蓄后劲,不到一年时间,企业发展形势喜人。
今年初,这个拥有1500多名职工的军工企业经上级批准后实行承包经营。刘思民以个人名义,招标承包了工厂。
刘思民从20年前来厂当工人起,当过总工程师,到1986年底又被上级任命为厂长。由于他了解厂里的优势和不足,出任厂长只一年,就带领全体职工进行了一系列内部改革,并开发了三个支柱民品,使这个亏损额累计达300万元,穷得几年发不起工作服的企业,一举摘掉亏损帽子,年盈利20万元。
企业面貌的迅速改变,刘思民和全体职丁一样无比振奋。但他比大多数职工还多了件心事:多年亏损,使企业基础脆弱,缺乏后劲。企业将来要想迈大步,从现在起就得花本钱,打基础。他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了承句后的新班子,还向全体职工讲清了眼前利誉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在取得职工支持后,他一连干了四件事:
——召开全厂科技大会,表彰了31名在开发新产品中成绩突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中的能工巧匠,聘用了5名工人枝师,对厂内10项重大科技成果予以奖励,鼓励全体职工走科技兴厂之路。
——投资355万元,更新设备131台。
狠抓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发,生产的高压真空开关一举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成为市场俏货;研制的两种减速机通过省级鉴定,获得国家专利,成了工厂的后备产品。
——挑选56名职工分别送往大专院校和在厂内脱产培训,为企业未来培养人才。
有人对刘思民此举不解地问;“你承包期只剩两年了,还花这么大气力和投资搞那些玩艺,用得上吗?”刘思民不假思索地说:“这些工作在我承包期内大都用不上了,但工厂肯定用得上,下一任承包者也肯定用得上。我是共产党员,干一天就得为职工的未来,企业的前途,国家利益负责一天,总不能在代下台时,让人指脊梁骨。”
(岐山 熊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