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在人生道路上的病魔——癌,如今遇到了对手:西安火车东站工人朱凤选。经过15年的潜心研究和不懈实践,他对治疗癌症已闯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今年46岁的朱凤选,父亲以上三代曾是河南省宝丰县的祖传名医。虽因父亲早亡而医道失传,但却留下了一本几代人的临床验方。
在那发了狂的1970年,朱凤选萌生了学医的念头。他拜熟人,托亲友,求购到价值数百元的医书后,就夜以继日地研读。特别使他感兴趣的是祖国医药学的经典著作《医宗金鉴》,不知啃了多少遍。后来,他又专程返回原籍,费尽周折地将祖传手抄药书拿到了手。每到星期天,他就一头扎进胡家庙卫生院拜中医师张世平为师,学习诊脉断病开处方。并且,他还寻师访友,虚心走访民间医生,探讨中医理论和药理药性。他向人们谈之色变的癌魔发起了进攻。
朱凤选是半路出家业余学医的,困难可想而知。为了准确掌握中草药的药性和药量,15个寒来暑往,他反复试验、验证,不知喝过多少碗“苦水”,吃过多少颗“苦果”,每次试验,他总是先将自制的药丸亲口吃一吃,看其反应再确定主药量的增减;再吃,他才决定给病人的服用量。有些药物毒性大,医家一般不轻易使用。在没有试验的情况下,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总是亲口试吃,经过一次次提毒、合丸、试吃,直到他认为满意时为止。有一次他将自制的治癌中药吃了一粒,对间不长,药性发作了,只见他舌僵目滞,手足抽搐,过了一个多小时才恢复了过来。1974年起,一些杂难病人开始登门找他求医。他给患者解除了不少痛苦,却从不收费,自己反倒贴了不少药钱。
1975年,西安火车东站的人事室原主任张水成,因患结肠癌住院,手术后身体反不如初,每日里脓血不止。医生说,他恐怕连来年的新麦都吃不上了。没想到他吃了朱凤选研制的中药后,不多日,腹内硬块便消失了。如今十多年已过,离休在家的张水成,身体却奇迹般的好起来了。
去年夏天,西安火车东站一个同志的父亲被诊断为胃癌,请某家大医院的一位教授主刀给切除了。不料两个月后,癌细胞又转移到了肝部。该医院的大夫给其亲属说:“病人的生命期仅有半年左右。”在无奈之际,那位病人家属慕名找朱凤选求救。翌日,朱凤选就亲往其家中看病,3天后病人痛感便减轻了。经过老朱数月的理疗,现在病人已康复如初,病人再未感觉有什么不适。
在驱除癌魔的征途上,朱风选迈出了令人信服的一步。两年多来,经他先后收治的六名癌症患者中,除前两例已痊愈外,还治好了直肠癌病人一名,治愈率已达50%;正在接受治疗肺、胃癌病人各一名,病情均有好转;仅有一名食道癌病人吃药无效,占17%。
(押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