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绿色无字碑(报告文学)

2023年08月14日

裴积荣

周明海在双龙林区已经苦干二十多年了,一向默默无闻。他貌不惊众,语不惊人,平常得就像山坡上的一棵树。也难怪,林业工人嘛,除了栽树还能干些什么呢?可是,自从周明海成了乔山林业局第一个育苗专业户后,他就变成了一个新闻人物了。

我们在周明海小房门前的一棵苹果树下围桌而坐,促膝谈心。

桥山林区就像绿色的海。一道山岗就是一道绿色的浪峰,一条峡谷就是一道绿色的波涛。我们谈得很惬意。

周明海的左眼球儿血红血红的,两只粗糙的大手自如地搓搓胳膊搓搓腿。女主人王振环不时调过脸去偷偷看丈夫一眼,压抑不住一脸欣喜得意的神色。以往,双龙林场油松育苗成绩很不景气,从外地购买油松幼苗,费人力,费时间,费钱,苗子损失大,成活难。

林场领导号召职工们开展单项专业经济承包。而油松育苗国家提供的仅仅是一片土地,两年生长时间,周期长、见效慢、病虫害多……没人愿干。

周明海心里清楚:双龙林场每年要造九千多亩油松林,需油松幼苗近五百万株,没人育苗不行。事业心促使着这个老工人,他想在西沟营林区办个家庭苗圃,把一家人全部迁到那个小沟沟去“背水一战”.

周明海的家住在长祥村,是个有五十多户人家的大庄子,地处沮河旁的大川道,黄陵县电厂昼夜供电,“黄珍”公路自门前通过,终日车水马龙十分红洋。周明海家的新砖窑又新崭崭齐铮铮的惹人喜爱。院子里的苹果树挂果了,泡桐成才了,十分威武的黑漆大门上悬挂着明明亮亮的电灯泡子。人恋旧土,举家迁移,不要说王振环,连儿女们心里也有疙瘩。

“以后,你老两口的矛盾怎么统一的?”

“不统一也就统一了。我把合同签订了,她紧跟着就撵上来了。”客人们都笑了。

周明海自85年承包苗圃以来,已出土油松幼苗26亩,每亩平均12万5千株,共收入17万多元。88年又新育10亩。周明海说:“合同签订了四年,合同期满后,我还续订。我每年新育10多亩,就可扩大造林三千多亩。赶我退休……”

“赶退休”怎么样呢?周明海没有说出来。赶他退休后,双龙林区就有三、四万亩松树是周明海育苗栽培成的。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8-12/13/05358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