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

2023年08月15日

林杉

五十二年前,在中华民族濒临沦亡的关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对于西安事变的本身,人们比较熟悉,但张学良送蒋被囚后的遭遇多数人不甚了解。我们今天编篡发表此文,一是表示对张杨二将军的缅怀;二是介绍这段鲜为人知的史料,从历史窥察未来,激励我们以先辈的献身精神,为振兴中华树功立勋。

一个高明得出奇一个坦诚得天真

1 9 36年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不顾杨虎城和他部下的强烈反对,护送蒋介石离开西安“赴京请罪”。在放蒋的前一天,他对他的部下说; “你们要知道,这次事变,对蒋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们现在不但要放他走,而且今后还要拥护他做领袖,还要同他一起共事。所以现在我们万不能再难为他,我们要给他撑面子,使他恢复威信,今后好见人,好说话,好做事.我亲自送他就是这个意思,使他答应我们的事不能反悔。”

但是将军的坦诚天真换来的却是蒋介石一连串“高明”的圈套。当蒋张一行在洛阳落脚休息时,蒋有意对张说; “汉卿,你回西安吧,不要送了,南京有人对你不谅解啊!”此话恰到好处,更加加重了张学良的义气感,坚定了他送蒋的决心。当蒋正在盘算着回京后下一步的行动时,张学良心里一块石头却落地了,坦然入睡,鼾声如雷.两个星期来池从没有睡得这么香甜.

次日清晨离洛飞京之前,蒋介石就把他精心谋划过的意思告诉张学良,能不能致电西安,先让陈诚、卫立煌、陈调元、朱绍良等四人离陕。张学良立即遵办,他把人情作到底,即刻急电杨虎城,请将留在西安的“中央要员”一律送回。这一点跟他19 33年3月10日,在保定专车当面向蒋介石辞职获准,蒋嘱他在车上拟发通电的故事如出一辙。原来,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蒙上了“不抵抗将军”的屈辱,在国内舆论的沉重压力下,致电南京,引咎辞职,丧权辱国的罪责总需要人丢领,而且消灭异己早已是蒋介石梦寐以求的愿望。此举正中下怀。事隔两天,蒋介石就匆忙北上,在保定的专车上对张学良说; “当前的局势好比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舟内只能坐一人,我俩中间谁离开这小船好呢?”张学良回答。 “我离开!”第二天张学良就把北平军分会委员长和东北边防军总司令的职务交给了何应钦。蒋介石亲自担任了华北所有军队的最高统帅,许多重要职务都落在了蒋介石亲信的手里.

当27日哪些大员们离开西安以后,南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扣押在西安的五十架军用飞机和五百名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了。因为这是西安方面为争取释放少帅能与南京讨价还价的唯一资本了。所以,何应钦又再一次请张学良写信给杨虎城和东北军将请他们归还飞机,释放有关人员。此时的张学良已经悔之晚矣了.当一切就绪以后,巾央军大军压境,包围陕甘地区。几十个师的兵力一线摆开,大有荡平西安之势.而统帅中央军的将领,几乎全是刚刚经少帅批准,山西安释放的南京大员.

王禹廷在台湾《传记文学》著文谈到这段往事时不无感慨地说;“我们看了上述五个集团军总司令,除了顾祝同以外,蒋鼎文、朱绍良、陈诚、卫立煌都是西安事变被羁留者。张陪蒋到洛阳时,听了蒋的话,电令放了他们。如果那些大员在西安时,蒋不至于无所顾忌,对张公开审判,不让回陕……蒋先生实在高明得出奇,张学良简直爽快得天真。政治是一种艺术,却很现实冷酷,有时便须用权术,耍耍手段。张学良不知此中窍要,视人如己,难怪其久吃苦果也。”

就在这个奸诈的圈套下,张学良步步入笼。蒋介石既消除了囚张杀杨的后顾之忧,同时借此西安群龙无首之际,采取外部大军压境,内部分化瓦解,逐步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消除解体,达到了排除异己的目的。一箭双雕,真可谓歹毒“高明”得出奇了!

(一)(题图林积令)

张学良先生近影

上篇:阳台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9/1/1989010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01/03/05531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