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十亿人口的国家搞建设,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是在摸索中前进。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中央也不可能什么都预计得到,何况好多问题出现不是改革本身带来的。这里既有体制问题,也有社会因素和人为的因素。如流通领域形形色色的官倒、私倒现象,就是利用改革机会钻改革空子的人扮演角色。有人问:中央的同志是否清楚下边这些情况?据我们所知,中央的同志是知道的。尤其是对流通领域问题、物价问题、政权机关腐败作风问题是清楚的。紫阳同志在工会十一大祝词中提出反腐败要争取全国工人阶级的支持。李鹏同志提出政府机关要为政清廉。这都说明中央对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程度。“反腐败”,共产党从来还没有使用过这个词。 “为政清廉”本来是封建社会的口号。现在由共产党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问题提出来,可见问题是严重的。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工会组织和工会同志应该坚定不移地支持党把这一斗争坚持下去。要引导职工从历史的角度看诗和理解当前形势和改革的前景。要让职工了解国情、省情、厂情,在大环境里治理、整顿好自己所在的小环境。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要善于研究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大的环境,总的形势。在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的前提之下,选择决定自己的活动阵地。工会的“维护”职能,要与大的环境整个形势相协调,提出过高的要求,就很难做到。工会要把大家的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来,发动群众投入生产,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在发展生产力的大前提下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问题。
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工会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作用
现在企业在经济调整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原材料、能源、资金不足,生产经营受阻。加之经济环境方面大的问题如物价、腐败现象等,给企业造成了外部的困难,厂长、经理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往往实现不了,也给工会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而工人对工会的期望值却很高。在这种形势下,首先要思考在“治理、整顿”巾应该做些什么工作。陕西省总工会最近在研究新一年的工作时,提出的把建立企业利益共同体作为这一时期基层工会工作的主题。这是符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和工会十一大基本精神的。
当前要建立这样的利益共同体,首要的是调动全体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当前调动群众积极性的重要环节是解决对大局的认识问题。工会在对基层职工进行形势教育时,既要把县、市、省的环境乃至全国的大环境讲清,更要把企业小环境的里里外外亮给大家,尤其是需要把企业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端出来,使企业的命运与工人的命运连结起来,使大家理解大环境,谅解小环境,帮助厂长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共同把企业办好。
另一方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还要开展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工作。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要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把民主参与落到实处。我这次有机会列席了陕西省总工会与省政府的首次联席会议。这是工会实现民主参与的一个成功的尝试,也是民主参与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全国是首家独创。政府和工会坐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这比一般的协商对话前进了一步,体现了党的十三大提出的重要的事情要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要让人民讨论的精神。职工切身利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工人对政府的意见与建议通过省总反映给省政府,通过会议解决问题,做出决定。这就开辟了一个工人与省政府的对话场所。联席会议这种形式,省工会、省政府“会前协商、会上共决”的经验值得推广。省上这么做了,市县也可以协商着办。
在治理、整顿和反腐败斗争中,工会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需要做的事情同样是很多的。工会应大张旗鼓地引导职工投入到治理、整顿中去,在反腐败斗争中把工人发动起来,揭露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丑恶行为。这样就会有效地杜绝腐败现象。
三、从“治理、整顿”的大环境着眼,服务基层,迈开步子,进行工会的自身改革
工会十一大提出了工会改革的基本设想,工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当前重要的是迈开步子,一步步往前走。各地按照全总没想研究工会自身改革的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当前经济调整工作的实际。涉及工会工作的重点、组织体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要放到经济调整这个大的环境里去考虑。今年以来,陕西省总在机关机构改革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提供了一些经验。我们的改革就要这样有所思考,有所行动,成熟了的先搞起来。当然,工会改革是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时间上应放得长一些,要与国家的全面改革同步进行。按照工会十一大的总体要求,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要走出机关,切切实实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抓出典型,推动全面,调动培层积极性。
基层工会在开展增产节约活动中,要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告诉工人同志们:一味地与金钱结合在一块,用经济保证政治,一切由“钱”作主,就会丢掉无产阶级的精神支柱,这不是共产党的做法。各级工会要在新的一年里发挥好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的作用,匡扶正气。建树新风,开展评先树模活动。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三十年来第一次全国劳模大会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