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银杏树,宗教和月亮的沉思

——观影片《银杏树之恋》有感

2023年08月15日

侯冠英

银杏计的孟莲莲终于和不再受他的恋人姚敏生结婚了。这失而复得的姻缘是弱者的胜利,孟莲莲满足了。 

我感到一种地老天荒的悲衷。

仓颉造字,“女”,象形字,画了一个人跪在地上。

随着私有社会男性家长制的日益强大,“兰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存天理灭人欲”地维护着封建社会渊源流长得早已腐朽的文明和尊严。塑造了以奴性、强烈的从属意识为核心的善良柔顺的中国妇女性格,成为她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和忍辱负重的精神支柱,泡制着一桩桩令人发指的人间悲剧,粉饰着残酷而虚伪的文明。

谁亵渎了莲莲的爱情?她心中的宗教封建意识形散而神聚的阴魂。孟莲莲把“三从”的道德规范切实融进自己的意识,凝为宗教奉若神明,心甘情愿同旧意识一道视自己为生儿育女的工具,男人泄欲的工具,家务劳动的工具。所以,她尽管陷入只有名存实无爱情的尴价中却不幽怨,捧着正在缝制的婴儿小衣陶醉在自欺欺人的幸福中,以丈夫工作忙为独守空房的孤寂寻找自慰。 “反正是夫妻了,好不好还不是那回事”。善良柔顺的美德泯灭了人格自尊的光辉,把有血有肉的躯体体变成无魂无灵的空壳。

月亮自身不会发光就永远依附于太阳。没有了太阳人们就看不见月亮,尽管它依然存在。

孟莲莲也许会反抗包办婚姻却经不起情人负心的打击。当姚敏牛另有所爱时她不会一咬牙跺跺脚走自己的路。用眼泪乞求低三下四换来厌恶鄙视和一生的难与人言。她紧靠在“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的感慨上向世人投去泪涟涟的目光,却不思从悲切的缠绕中解脱出来用自我价值向男性社会宣战,而甘沦为新时代的新女奴实在是女性的悲哀。

“妇女社会地位之提高,乃决定于妇女自身。有自尊,知自重,能自强。岂以多分配若干女代表女委员名额之可以得之者乎?”(张弦小说《银杏树》语)导演秦志钰以女性痛苦而反思的胸怀,以电影独有的视觉撞击虽有较大修改却准确无误地传达了原作的底蕴,让女人让男人让社会再掂掂“解放”二字的份量。

因为, “妇女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尺度”。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01/14/05549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