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在不少经营者认为“水涨船高,把负担转嫁给用户”是天经地义的情况下,承包厂长高运动却说: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事人,还是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为他们多想想——

礼泉县海绵厂 原材料价格暴涨产品售价却下降

2023年08月15日

本报讯 在因原材料价格暴涨,全省海绵生产处于滑坡,一些企业面临停产、倒闭的情况下,礼泉县海绵厂却生机盎然。他们依靠革新创造,降低消耗成本,挖掘企业潜力,把涨价因素不转嫁给用户,而溶解在企业内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使海绵销售价格不但没涨,反而下降。

这个厂是1985年建成投产的县办企业,生产原料全部是日本进口。在去年物价上涨大潮的冲击下,本来就比饺昂贵的进口材料,每吨一下子又加价3571元。仅此一项,全厂一年要多付原料费达55万余元。这对一个小厂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这严峻的挑战面前,有人要求“水涨船高,你涨我也涨”,把负担转嫁给用户,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并且说这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通过投标承包了该厂的厂长高运动则认为,虽然将涨价因素转嫁给用户不为过,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主事人,在当前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还是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为消费者多想想。另外一个企业要生存,不能靠在产品售价上作文章,而应在技术革新、在降低成本消耗和增产节约上下功夫。于是,在他的带领下,该厂大张旗鼓地开展起了技术革新、增产节约活动。

按照该厂旧的生产工艺,每50公斤料,只能发泡海绵70公分,经过技术革新、改造工艺后,每50公斤可发泡94公分,一块成品海绵比原来可多收入200元。每吨海绵20块,可增加收入4000元。仅此一招,就填补了每吨原料涨价3571元的亏空还可余500元。过去该厂生产海绵用塑料薄膜铺箱,一张只铺一块,经过技术改造后,一张可铺3块,一年可省成本5000元。其次该厂去年减少不合理开支和节煤、节电、节油、修旧利废等还增收节资达30多万元。这样一年算下来,不仅消化了涨价金额,而且还使企业多增收了几十万元。因此,在产品销价上,这个厂不但没有涨价,反而比1987年本厂每吨海绵售价降低了815元,比市场上价格每吨低1000元。(段正理)?

上篇:我国出国留学生居各国首位
下篇:桑树坪煤矿粮荒问题已解决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02/04/0558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