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了让人们吃到雪白的面粉

——记省劳模三原县面粉厂厂长王志政

2023年08月15日

一天夜晚,在三原县面粉厂办公室里,一位中年汉子,正在灯下沉思深化企业改革的大计。突然,他推案而起,侧耳细听片刻,飞步直奔机声隆隆的高大制粉楼,对几位正在值机的师傅说:“制粉机的第一个磨辊粘了!”师傅们面面相觑不相信。这位汉子严肃地说:“不信,你们打开看看!”打开机器,果然不出所料。师傅们被折服了:“你真把咱厂的机器摸精了!”

这位精明强下的中年汉子,就是省劳模三原县面粉厂厂长王志政。

30年前,他参加这个厂筹建工作时,面前是一片杂草丛生、瓦砾堆集的荒野,全厂而积不过10680平方米,职工仅有29名。然而,不长时间,三原人民吃到了本县磨出的雪白面粉。

在面粉厂,从门卫、炊事员、电工、到车间班长、职代会主席、支部书记,几乎所有的工作,他都干过。他以厂为家,厂以他为荣。1969年,他担负厂领导职务之后,一心扑在企业振兴上,带领全厂干部、职工对面粉厂进行了四次扩建、改造,建起了一座拥有5部国内先进磨面机的制粉楼,全厂面积扩展到2481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66平方米,固定资产达225万元,职工增加到108人。

为了企业振兴,数十年来,在他的时间表上,没有上班和下班,没有白天和黑夜。无论是酷夏炎热的中午,还是严冬寒冷的深夜,他随时都会出现在沸腾的车间里。每逢节假日,他总是和职工一起值班站岗,他的家离厂不过200米,但是,他和当教师的贤惠妻子常常一个月见不上几次面。在老家淳化县的父母双亲,一个有病,一个半身不遂,他很少回去探望,就是挤出时间去一次,也是当日返回。朋友们怨他:“你咋不陪老人住一夜?”他遗憾而又难过地回答:“老人想,我也想。可是咱们厂离不开啊!”

为了提高面粉质量,他建立起以厂长为首的质检股监督指导、车间班组个人层层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把六关,保质量”的管理方法,即严把原粮进厂检验关,入机小麦搭配关,制粉过程标准关,生产工序质控关,成品出库检测关,售后优质服务关,使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产品合格率达100%,特制粉和标准粉均被评为省、市优质产品。

1986年,在海滨名城烟台召开的全国面粉质量评比会上,三原县面粉厂的面粉质量因“面细、粉色好、筋质高”被评为全国第二,可惜,管理拉下了6分,总成绩成了全国第六位。王志政不甘心,开会归来后,他把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搞活企业的中心环节来抓。他先后派出55名人员赴郑州、武汉、广东等粮食工业院校培训,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和质量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近3年来,三原县面粉厂先后35次被中央和省、市、县各级的组织评为先进、模范单位,王志政也先后被选为县政协委员、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本报特约通讯员 吴树民?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9/2/1989020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02/07/05587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