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县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先后举办的“即开型”有奖储蓄,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当然,有幸运儿,也有不走运的。为了中奖,有些人绞尽了脑汁,演出了一幕幕的丑剧。
小A是个眉清目秀的小伙,自工商银行举办有奖储蓄以来,彩电象磁铁般地吸引着他。一天,小A带着20元钱,来到工商银行的举办点,排在了徐徐向前移动的队伍中。两个多小时后轮到了他。小A趁过钱,将手伸进方箱。抓出的一张奖卷,号码是“3533”。在对号牌前一对,他连末等奖也没有得上。突然,小A发现头等奖号码为“3538”。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迅速离开对奖牌,找来了红色圆珠笔,避开所有的人,悄悄将末位数的“3”改成“8”。岂料这“聪明过人”的一招被工作人员识破,最终被罚款200元,并被治安拘留15天。
在买奖卷的人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20元钱抓一张去碰碰运气,可小B不这样想,他想的是拿20元钱如何抓它个10张8张奖卷。于是,他找来了胶布,穿上大衣,将胶布贴满大衣的袖筒,斗胆前往农行抓券。轮到他抓时,他将大衣袖筒伸进了木箱里。袖筒里的胶布上已沾了四五张,但小B还不知足。谁知,在他沾到第七张时,被工作人员抓获。小B的“高招”败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了罚款处理。
这一天大早,眉开眼笑的小C便排队买了五六张奖卷。在熙熙嚷嚷的人群中,他那双眼不时地盯着这个,看着那个。“同志,你看我这张中奖没有?”一个老太婆的话刚出口,小C立即接过奖券。老人明明中了三等奖,但他却说:“这张只对了个末等奖。”说完,转了个身,便把奖券还给老太婆。原来小C是专干偷换奖券的勾当的。这不,别人的三等奖券经他一看就被换成了末等奖。可怜的老太婆。一直还被蒙在鼓里。
(叶跟龙)26